病態性肥胖難瘦 代謝手術是條路
26歲郭先生,從國小二年級起體重直線上升,平時食量驚人,還喜愛吃炸物、含糖飲料,國一時體重突破100公斤大關,26歲時,郭先生體重高達18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59,他發現自己走二層樓或搬重物就氣喘吁吁、下肢容易隨時抽筋、明明一天睡7至8小時,卻總是沒精神,還有脂肪肝!
20歲的小昱,飲食習慣跟郭先生一樣,體重也破百,雖然想透過跑步運動控制體重,但因為膝蓋無法負擔而無法持續。
上述兩個案,其實都可能受肥胖所引起的疾病所苦: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及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體重控制不佳,不僅只是外貌上的滿意度問題,更與健康息息相關。
病態性肥胖患者有時候透過內科療法仍然瘦不下來,此時可考慮接受減重代謝手術,以有效改善血糖、心腦血管疾病並減少死亡的風險。
目前國內健保給付減重代謝手術的條件是:(1)BMI超過40;(2)BMI介於35~40但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同時年齡需介於18至55歲之間,且曾接受過半年以上其他減重方式失敗,並且無精神與成癮疾病。
郭先生後來接受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治療,成功減重77.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降為34.2、體脂肪為11.9%、肝指數更從異常變到正常範圍;小昱在接受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後,肝功能指數從術前GPT 246U/L降至19U/L、GOT 88U/L降為16 U/L,經過一年努力,體重已減少60.9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從47.1降至27.5。
他們也在個案管理師的幫助下調整生活型態,避免暴飲暴食、避開高熱量食物,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成功擺脫肥胖帶來的健康風險。提醒民眾,依據2016年衛福部統計我國十大死因中,就有7項與肥胖相關;如果真的無法靠生活形態調整或內科療法達到病態性肥胖的治療效果,或許可考慮接受減重手術,以有效降低健康風險。
推薦文章
-
改善衰老時間和生活質量 專家揭4種科學支持方法有助健康長壽
-
常說好累、好麻煩…… 專家曝5個日常生活習慣看出你是胖瘦
-
正在減肥,早餐應該吃什麼?研究揭性別不同吃的也有差異
-
醫師研究「雙胞胎面相對比」:離婚竟比單身狀態還糟 吸菸日曬也老得快
-
湯沸騰以後才丟?職人直言浪費菇類鮮美:2招讓火鍋更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