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減重?小心副作用先來
近來不少書籍、文章熱烈討論「生酮飲食」,聲稱利用高脂肪、極低碳水化合物和適量蛋白質,能抗癌、燃燒脂肪減重,無須挨餓又吃得豐富。營養師提醒,生酮飲食有副作用,慢性疾病、糖尿病及癌症患者並不適合,身體健康者也須在專業監督下進行,較為安全。
台北市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指出,生酮飲食透過限制澱粉攝取量達到「酮症」,醫學上主要用於治療兒童的困難控制型癲癇,當血液中酮體達一定程度,會製造特定神經傳導物質,緩和癲癇頻繁發作的狀況;但對糖尿病、慢性疾病如腎臟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患者,並不適用。
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表示,生酮飲食類似動物冬眠,攝取極低澱粉,誘發身體在用盡供大腦運作的葡萄糖、肝醣後,開始燃燒脂肪產生酮體,取代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比起一般飲食的比例,傳統生酮飲食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從50%到60%降至5%以下;脂肪從20%到30%提高至80%至90%;蛋白質則維持10%到20%。
林孟瑜表示,慢性病患攝取高脂肪食物,會有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風險;腸胃不佳者可能會腹瀉或便祕,另因碳水化合物比例而減少攝取膳食纖維,恐增加腸癌風險,胰島素不足或缺乏的糖尿病患者,將無法代謝酮體形成「酮酸中毒」。
林孟瑜說,目前缺乏大型實證研究證明生酮飲食能抗癌,而短期對減重雖有效果,卻可能衍生出副作用,即使健康成人也應在醫師、營養師監督下進行,並不建議民眾參照書籍貿然嘗試。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鬥志到第3天就消失殆盡 她實測日行一萬步一個月發現意外結果
-
院長講堂/花蓮醫院院長林彥雄 撐起玉里兒童醫療網 推長照、健檢護鄉親
-
不只碳水、吃大量蛋白質也血糖飆升?專家曝「混合一類成分」要注意
-
慢病主題館【預防】半數60歲長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留意這三點可預防 降低慢性病風險
-
不要只會吃鮪魚、鮭魚!小魚更有益健康 營養師細數6大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