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天天外食常便秘 大腸鏡檢查切掉瘜肉就改善了
家住基隆50多歲江姓物流司機,平日工作壓力大,加上天天外食,便秘已習以為常。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志工剛好認識他,得知他有這個毛病,找他參加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活動,由於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衛生所公衛護理師立即聯繫他,協助轉介至醫院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還好只是瘜肉,立即切除後並無大礙,便秘也慢慢改善了。
中山區衛生所代理主任郭香蘭今天表示,除平時要盡量維持腸道順暢,避免便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應少吃紅肉,多吃可促進腸道蠕動的高纖維質食物,用餐也要定時,減少高油烹煮習慣;他提醒民眾要培養運動習慣,還要主動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服務,這樣才能有效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郭香蘭說,由於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建議50到69歲的民眾可透過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有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是如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則建議要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接受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她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是全球大腸癌發生率第一名的國家,調查也發現上班族飲食習慣多欠佳,喜好以炒或煎的多油方式烹調,口味偏鹹,肉食攝取過多,因而提高了大腸癌發生的機率。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常常會延誤治療。通常如果出現排便習慣異常或形狀改變、糞便帶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已是大腸癌第2或第3期了,因此一定要小心注意。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這3種水果」纖維含量驚人,芭樂上榜!解便秘、控血糖、降膽固醇必吃
-
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皆相似,美雙胞胎1癌末1健康!醫分析原因
-
想大便大不出來?專家建議晚間「1活動」有助隔天排便
-
健身不只需要蛋白質 營養師揭纖維攝取不足易有哪些負面影響
-
2025癌症論壇/以為是痔瘡出血,竟是大腸癌初期!林利霏分享「慢生活+早檢查」的黃金保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