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年增1.3萬人 小心肺部警訊
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國內每年新增肺癌人數約1萬3000人,但6成以上患者診斷時已經晚期,今天(8月1日)是世界肺癌日,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大家,避免肺癌,應遠離菸品、外出或搭乘大眾運輸時可戴口罩減少空汙,並注意肺部警訊、定期健檢,以及早發現與診治。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肺癌危險因子中,菸害占70至80%,空氣汙染占15%;此外,石綿、粉塵等職業暴露、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部病史、肺癌家族史、甚至炒菜油煙等,都是肺癌危險因子。其中二手菸危害常被忽略,研究證實,暴露家庭或職場二手菸環境,罹肺癌風險增20至30%。
台北榮總胸腔部主治醫師羅永鴻指出,早期肺癌預後佳,透過手術切除有機會治癒,以北榮為例,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約7成,第二期約5成,但即使醫療進步,有手術、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第四期癌平均五年存活率仍不到10%,和早期肺癌相比,治療相對困難。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提醒,早期肺癌並非完全沒有症狀,若持續咳嗽、痰中帶血絲、呼吸出現喘鳴聲、胸痛、聲音沙啞,甚至無預警體重下降等,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近年針對肺癌是否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而有爭論,林莉茹表示,目前認為對重度吸菸族群篩檢有效,但可能衍生偽陽性高的風險,美國研究指出,LDCT檢查中,每100個陽性,最後約4人確診為肺癌。衛福部補助台灣肺癌學會研究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效益,預計民國111年提出結論。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LDCT發現肺結節應追蹤還是手術?5QA解答精準的下一步
-
83歲母依靠兒子金援長達40年 一通電話讓安心養老院生活瞬間終止
-
2025癌症論壇/術後標靶治療,助早期肺癌病患降低復發風險
-
秋冬病毒感染齊發!留意「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常被誤認感冒 可能加重氣喘/COPD
-
視力殺手 小心青光眼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