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空汙、少動 易罹癌
甲狀腺癌與輻射有關
肥胖、少動不但易引發心血管等疾病,更是引發癌症的重要因素。國健署分析,過重及肥胖者罹患子宮體癌、乳癌發生率,分別為體重正常及過輕者的2.9倍及1.6倍;缺乏運動則是導致大腸癌、乳癌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癌首度進入十大癌症,國健署長邱淑媞說,甲狀腺與輻射線、肥胖都有關係。
空汙問題不容忽視
除了肥胖易導致癌症,空汙問題也不容忽視,101年國人十大癌症中,發生人數第二名為肺癌,共新增1萬1692人,比100年發生人數增加633人,其中女性就有499人。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邱宗傑表示,女性肺癌主要為肺腺癌,雖目前認為原因不明,但臨床認為可能與空氣汙染,尤其PM2.5細懸浮微粒等有關,另外與二手菸、年輕女性吸菸人口增加、煮飯油煙等也可能都有關係,建議有家族史、吸菸等,至少40歲開始篩檢。
飲食問題比食安嚴重
不少民眾外食、應酬多,飲食普遍油膩、多肉,邱淑媞表示,資料分析顯示,國人在肉類及油脂性食物的可獲量(供應量)都高於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但蔬果可獲量卻偏低,食安問題雖不應發生,但國人多油、多肉、多糖等飲食問題,恐怕比食安嚴重。
肥胖者易罹乳癌
邱淑媞說,根據國內癌症登記分析,過重及肥胖者相較於體重正常及過輕者,較易罹患子宮體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肝癌等癌症;缺乏運動則會導致大腸癌及乳癌發生。
國人不運動比率高
依據2013年運動城市調查資料顯示,國人男女缺乏運動的比率,分別高達70.7%及83.4%;相較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國家,我國男、女缺乏運動的比率排名均居冠。
搭大眾運輸增加運動
邱淑媞說,歐美國家多認為騎腳踏車、搭乘大眾運輸,是增加民眾運動的好方法,但國人習慣騎摩托車,不但運動機會少、也影響空氣品質,她鼓勵民眾為了健康應該多騎腳踏車。
台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吳憲林表示,除了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改善空汙外,提高菸價以價制量,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肺癌方法。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推薦文章
-
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皆相似,美雙胞胎1癌末1健康!醫分析原因
-
有百分之百預防癌症的方式嗎?專家教你7招降低患病風險
-
🎧|2025癌症論壇/癌症治療恐傷生育力 生育保存留一線「生機」
-
習慣20分鐘內吃完一餐?吃太快會產生什麼問題?放緩速度先暫停2事
-
40歲美男移居日本「不知不覺狂瘦10公斤」盛讚日人苗條又長壽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