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 兄弟大腸癌風險高
【聯合報╱黃寬仁/林口院區婦癌科主任】
罹患乳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婦癌患者,其家族中的男性得到大腸癌風險可能較高。臨床發現,乳癌、子宮內膜癌及大腸癌有家族群聚情況,建議家族中二親等有兩個以上罹患這三種癌症之一的人,應提早至40歲開始接受乳癌、子宮內膜癌及大腸癌篩檢。
門診曾收治過兩個家族,家族中有多名成員罹患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其中一對50多歲的同卵雙胞胎姊妹,一年內相繼罹患子宮內膜癌,詢問發現這對雙胞胎還有一位姊姊,同時罹患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已不幸病逝。
另一位子宮內膜癌患者,則是家族中有兩位兄長先後罹患大腸癌,這三位病患因為家族基因導致罹癌,所幸發現得早,目前恢復情況十分良好。
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癌多與荷爾蒙有關。癌症發生多是偶發性的,除了與基因有關聯,環境、生活習慣也都有很大影響,子宮內膜癌就與未生育、不孕症、停經年齡太晚、肥胖、糖尿病等危險因子有關,因此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罹癌危險因子也是預防癌症很重要的一環。
利用基因檢測癌症,目前仍缺乏有效及準確工具,因此定期篩檢才是避免癌症危及生命的最好、最經濟方法。
家族二親等中,若有兩位以上成員罹患大腸癌、子宮內膜癌或乳癌,就應提早至40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大腸鏡篩檢;針對子宮內膜癌,則需接受陰道超音波篩檢;針對乳癌,則需接受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病灶,治癒率也會提高。 (記者楊欣潔整理)
【2014/08/26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2025癌症論壇/5成台人缺解酒酵素 方俊凱:酒精恐引發8癌症
-
2025癌症論壇/擴大癌篩 國健署長吳昭軍:胃癌、大腸鏡檢試辦中
-
2025癌症論壇/6成病患不知傷生育力 黃馨慧:癌症治療前應先凍卵
-
2025癌症論壇/晚期確診居高不下 曾令民:乳癌篩檢率近4成衝刺中
-
預防大腸癌怎麼吃?研究建議4種水果有助降低大腸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