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習慣、乖乖治療 打敗癌細胞
【聯合報╱林思宇】
紐時介紹愛琴海小島Ikaria的文章中指出,島上男性Moraitis在60多歲時,曾被診斷為肺癌,他於是搬回Ikaria老家,每天優閒度日。數月之後,他已經可以種菜,如今97歲,負責年產400加侖的葡萄酒果園。
距離30年後,Moraitis當時是否真的罹患肺癌?醫師指出,由於不清楚當時是否經過切片,不能斷定。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肺癌的診斷,必須經過切片,若沒有切片,單憑影像診斷,也可能是黴菌感染導致的肺炎等疾病,國內每年都有這樣的案例。
陳育民進一步說明,有時聽說某人罹患肺癌,未接受治療,吃了草藥就痊癒,其實有可能就是這種情形,因為病患根本沒有罹患肺癌。診斷胃癌時,若沒有切片檢查,也可能把嚴重胃潰瘍誤為胃癌。
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也脂出,肺結核和肺癌,僅看X光片難以區分,肺癌末期病人若未接受治療,想要靠自我力量痊癒,機率幾乎是零。陳育民說,身為醫師,不能讓患者拿生命當賭注,患者還是要積極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30歲男一周運動五天 探病順便健檢「驚見胃裡長50個腫瘤」胃全被切除
-
慢病主題館【預防】藥物加團隊追蹤 不靠硬撐走戒菸旅程 遠離三成致死癌症
-
顏正國肺腺癌病逝…為何發現總是晚期? 醫揭肺腺癌此特點難防
-
同是肺腺癌末期!顏正國、汪建民相隔一年同日病逝 醫籲警覺肺腺癌警訊
-
顏正國癌逝因「沉默的殺手」 杜承哲曝1篩檢救命、符合公費資格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