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的陰影…麻痛,如影隨形
不少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除了易出現噁心、掉髮等副作用,乳癌、大腸癌等使用鉑金類化療藥治療的患者,還可能會有四肢麻痛感,甚至接觸冷水時,會感覺像被電到。
一名50多歲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七、八年前開刀後接受輔助性化療,但治療結束後手腳麻痛,持續好幾年都沒有消退,後來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藥物,並常用溫水泡手腳,症狀才慢慢緩解。
對抗癌症免不了歷經化療階段,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常讓患者的抗癌之路備感艱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表示,化療的副作用除了一般熟知的噁心、嘔吐、掉髮等,像是乳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胃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患者,治療時常用的鉑金類化療藥,會累積神經毒性,很容易引起周邊神經病變,使得患者四肢感覺異常麻痛。
他說,有患者常出現手腳像被電擊一樣,連碰到冷水時也覺得好像有電擊的感覺;還有些患者表示,連湯匙、筷子都拿不起來,無法夾菜,甚至有患者化療療程已經結束好幾年,回醫院追蹤時還是會向醫師抱怨手腳持續麻痛、影響觸覺,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戴承正建議,如果化療後出現四肢麻痛感,建議患者手腳可以泡溫水,緩解麻痛的不適,或是補充維生素B6等營養輔助改善。如果症狀都無法改善,也可注射神經營養因子,治療化療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有助於改善手腳麻痺。建議患者治療後出現手麻腳麻一定要告訴醫師,不要默默忍耐。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化療後常見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導致吃不下飯,為避免身體變得虛弱,應補充高熱量,建議可使用營養補充品,市面上有很多產品可供選擇,飲食建議少量多餐。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化療後通常白血球偏低,可多吃些魚、肉、蛋、豆腐補充蛋白質,雖然吃蔬菜有助健康,但大腸癌患者要少吃高纖食物,以免拉肚子、腹瀉,蔬果攝取也因人而異。為了有好體力對抗病魔,張斯蘭也提醒,接受化療前飲食要營養均衡,且最好以天然食物為主,營養足夠才能對抗化療副作用。
推薦文章
-
嘴唇乾裂、破洞都是因為火氣大?一圖看懂怎麼吃能加速復原
-
小學時發病 隨年紀症狀加重 高一接受手術 上大學已能自理生活
-
巴金森病多長者 神內外專家接力把關
-
藥效變短 雙腳常凍住…… 身體裝上機器 我又可以跳舞了
-
預防失智必做兩件事 吃對和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