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與疾病的對話/45歲確診鼻咽癌第四期 陳愷鴻照常看診,沒把自己當病人
「我是醫師,我得癌症。」陳愷鴻面對病患,從不隱瞞自己與癌症和平共處十多年了。放射治療破壞他的唾液腺,唾液分泌減少,總是口乾舌燥,說起話來卡卡的,但他總是抱著水杯,一面喝水緩解不適,一面分享罹癌經驗,希望每個人都能體會生命的無常及可貴。
家族罹癌高風險
45歲確診
陳愷鴻是婦產科主治醫師,是一個樂於給人溫暖的人,很早就意識到自己有鼻咽癌家族史、罹癌風險高,從飲食、運動到定期檢查都逐步調整,卻還是在45歲那年,被醫師宣判罹患鼻咽癌第四期。
陳愷鴻的父親在60多歲時罹患鼻咽癌,身為婦產科醫師,他認為自己工作忙碌,常要半夜接生,作息不固定,以後應該也是高風險一族。只要每次感冒,就會找在耳鼻喉科執業的同學王俊仁醫師,請他用鼻後鏡伸到鼻腔後方,觀察一下口咽和鼻咽。每次他都會向對方開玩笑說:「我這次中獎了沒?」
一吃就吐 妻慰體會孕吐
2007年7月12日,陳愷鴻記得自己心情愉快,照舊請王俊仁用鼻後鏡檢查,結果在鼻咽上發現突出物,王俊仁當下臉色大變,請陳愷鴻到醫院做進一步切片。在國軍高雄總醫院接受切片檢查後,確認是惡性腫瘤,隔天再轉往高雄榮總做磁振造影,不但確診鼻咽癌,且已是第四期。
當時陳愷鴻的主治醫師、高雄榮總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胡渝昌,立刻為他規畫治療計畫。「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方式。」他選擇相信醫師一步步來。放射治療一周後,頭髮逐漸掉光,伴隨著口乾、虛弱、嘔吐等副作用。
陳愷鴻回憶,那時候坐在餐桌旁,一吃就吐,最後他乾脆捧著飯碗「移駕」到廁所的馬桶邊用餐,想吐只要轉個頭,就不會弄髒衣服和地板。當時太太還安慰他:「很多孕婦會孕吐,老天爺是要身為婦產科醫師的你,體會一下那種痛苦。」
怕影響吸收
吃東西不用麻藥
35天療程結束,口咽黏膜組織的破壞逐漸顯現,開始潰爛、破皮,連喝水都有如刀割、針刺,醫師要他喝營養乳品時,先在黏膜破損處塗上麻醉藥才不會太疼。他想想這是必然過程,麻藥也可能影響吸收,決定不用藥,只跟身體說「我現在要吃東西了」,然後一口一口喝進去。
治療過程雖然辛苦,陳愷鴻完全沒把自己當病人,仍舊照常看診、晚上也值班,只把半夜接生的工作停了。陳愷鴻持續每天運動、上健身房,很多患者和朋友看到他的樣子都很驚訝:「你一點都不像得了癌症!」
治療帶來後遺症
突發性耳聾
陳愷鴻完成療程後,身體雖逐漸恢復健康,但放射治療帶來的破壞力仍持續作用,他的耳朵、眼睛這幾年都慢慢發生問題。
「我的手機壞了嗎?為何一整天都沒有聽到它在響?」2011年3月,陳愷鴻正在納悶此事時,手機有人來電,但他聽不到鈴聲,原來手機沒壞,是他的耳朶發生俗稱急性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
陳愷鴻住院治療一周,反觀自省,突發性耳聾致病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自己卻是天天運動的運動達人,體質也非弱不禁風。是否因為右側鼻咽癌曾接受放射線治療和化療受損,在長久持續累積的壓力下,「生命難免找到出口」,右耳的突發性耳聾就這樣發生了。
面對罹癌後接踵而來的身體病痛,陳愷鴻仍以平常心看待,更覺得自己被託付、被看重,有責任協助更多患者。他和太太投入慈濟人醫會活動,除了義診外,也持續關懷癌症病患,將自己罹癌後十多年來的心路歷程四處分享,希望為癌患帶來更多力量,勇於戰勝癌症,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陳愷鴻小檔案
現職:
•高雄市邱正義婦產科副院長
•慈濟南區人醫會醫師
癌別:鼻咽癌四期
抗癌歷程:近13年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專長:
•不孕症
•腹腔鏡
•一般婦科疾病
經歷:
•台北榮總不孕症專科醫師
•海軍總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澎湖海軍醫院婦產科主任
立即購書》
.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
推薦文章
-
吃消炎藥讓腰痛緩解別高興太早!醫警告:恐是更嚴重疾病的前兆
-
AI新藥開發 外泌體抗癌重大突破 /中國醫大附醫與聖安生醫研發「靶向性外泌體」 突破腦血屏障 治癌具雙重優勢
-
施壽全/不忍人之心與緩和醫療
-
「先生抽菸、太太罹肺癌...」!蘇一峰建議一般人何時該做檢查 2類人可免費篩檢
-
初確診晚期肺癌 如何超前部署?與醫師商討「最適合你」的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