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5種常見口服藥別亂吃 藥師揭最危險吃法:發泡錠不可口含
看完醫生拿了一堆藥袋回家,你知道每種口服藥的正確吃法嗎?就算有詢問藥師,還是聽得霧煞煞?民眾對於藥品的使用方法常有疑惑,臨床上藥師也發現對於不同劑型的使用,民眾常會出現不正確的用藥狀況。以下藥師整理出常見口服藥物的劑型原理與正確服藥方式,幫助民眾不再錯誤用藥或自行減藥。
藥劑科副主任陳佳玲表示,受惠台灣健保制度,醫療品質已相當穩定,在藥品的設計上,針對不同族群和病況也會有不同的劑型出現。其中口服藥品常見5種劑型,分為需泡水的發泡錠、不需配水的舌下錠、持續釋放錠(長效緩釋錠)、吸入劑以及兒童專用的藥水/糖漿劑。
常見口服藥劑型與使用方式
1. 發泡錠
正確使用方式:把藥品放於水中待溶解後再飲用。
採用酸鹼中和的原理,最終的產物中會有二氧化碳。若為了方便直接把發泡錠放於口中由唾液溶解,會出現跳跳糖的口感,但是快速產生的二氧化碳生成於口中也可能會造成危險。之前有新聞報導父母誤將發泡錠放於嬰幼兒口中,結果造成該幼兒窒息死亡的案例,因此陳佳玲建議民眾,發泡錠應採溶解於水後再使用為佳。
2. 舌下錠
正確使用方式:舌下錠不可吞服,要放置於舌下才能達最佳效用。
為讓藥品有更快速的作用,舌下錠不需配水也不受個人吞嚥能力的影響,亦可不透過腸胃道吸收,對於具有「肝臟首渡代謝效應」的藥品如心絞痛藥品(Nitroglycerin 0.6mg,硝酸甘油)就適合製做成舌下錠。
3. 持續釋放錠(長效緩釋錠)
正確使用方式:不建議磨粉破壞劑型,以免藥效改變。
持續釋放錠可增加病人服藥的順從性及方便性,設計原理為改變藥物釋放方式,讓藥物延遲或緩慢釋出,這種設計不可破壞劑型以免藥效改變,因此持續釋放錠(長效緩釋錠)不建議用於鼻胃管灌食的磨粉,若有必要使用必須告知醫師,避免磨粉後藥效受影響。
4. 氣喘或阻塞性肺部疾病會用的吸入劑
正確使用方式:使用時必須留意手口的協調性,才能讓藥品發揮最佳效果。
因為劑型設計不一樣,在操作上有會有所不同,若是懸浮液劑型的鼻噴劑在使用前要先振搖,使用時噴嘴末端要遠離鼻中隔,微朝向鼻子外側邊(鼻翼)再使用,使用後用乾淨的乾紙巾擦淨噴頭,存放時直立站立放置,避免噴頭阻塞。
5. 兒童專用製劑
正確使用方式:需特別注意用藥水劑量、濃度的量取,建議使用適當的藥杯或劑量量取器。
兒童用藥使用兒童專用製劑為佳,常見的劑型為藥水/糖漿劑,兒童用藥的劑量很重要,量取藥水時需特別小心,建議使用適當的藥杯或劑量量取器量取藥水劑量;抗生素藥水泡製方法及儲存很重要,泡錯濃度會影響藥效,泡製時要特別小心。
陳佳玲進一步指出,臨床上曾發生民眾將大人藥品劑量減半再給兒童使用的案例,結果造成孩童昏迷送醫,兒童用藥需掌握體重和病況用藥,不可任意拿大人使用的藥品給兒童使用,發生危險更得不償失。
藥品沒用完,可以留到下次用嗎?
至於有些民眾覺得藥沒用完恐浪費,會把之前未使用完的藥留下來,待孩童不舒服時再拿出來給孩童使用。陳佳玲強調,開封後的藥品會因保存環境不同而影響效期和藥效,尤其是藥品磨粉後的安定性會變差,加上每次的病情不一定相同,若服用上次沒吃完的藥品,不但無法對症下藥,還可能延誤病情,甚至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陳佳玲提醒,藥品的劑型分很多種,使用方法也不相同,民眾使用前可以先確認藥袋說明,通常在注意事項或警語的地方會有詳細的敘述;吸入劑或鼻噴劑等的操作可以詢問藥師,有些使用技巧經說明後會比較容易上手,藥師會提供衛教單張或是衛教影片供民眾參考。民眾有用藥問題一定要詢問醫療人員,待確認清楚後再使用,也必需確實依照醫囑使用,以達最好的醫療照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藥沒吃完放冰箱保存比較好?專家示警地雷 7點分辨藥品是否變質
·不只吃柚子配藥會有交互作用! 1圖看「哪些食物不能和藥一起吃」:魚油、可樂都NG
推薦文章
-
喝發泡錠會腎結石? 醫師:喝「1種飲料」更危險
-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從小氣喘又有睡眠障礙 徐上富以自身經驗跟患者分享
-
遇高溫易讓藥物變質失效 專家授幾種日常藥如何妥善保存要領
-
50歲阿湯哥力不從心 原來更年期作怪
-
夏季感冒比冬季更嚴重?夏冬兩季感冒其實由不同病毒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