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飽就想睡?消化科醫師揭5個防止飯後犯睏的小撇步
不少人都有吃完飯後昏昏欲睡的經驗,例如午餐後回到辦公位置感覺超想睡覺,或者是回家吃完晚餐躺在沙發上不小心睡著,造成晚上失眠、隔日白天沒精神的窘境。日本《Hint-Pot》網站就採訪了消化科醫師鈴木隆二,詢問該如何解決飯後嗜睡的問題。
為什麼吃完飯會變得很想睡覺?
進食後人的身體會努力進行消化,如果餐點份量太多、或是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時,血糖值就會迅速上升,這時候胰臟便會分泌大量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穩定,這種血糖快速上升後又下降的波動給身體帶來壓力,大腦會啟動「節能模式」,並且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因此產生睏倦的感受。
如何預防飯後嗜睡?
1.減少進食量
容易吃飽想睡、卻又想打起精神的人可以試試看少量多餐,例如從一天三餐,改成每餐的進食量減少70%左右,進食次數增加到四、五餐。
2.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碳水化合物容易造成血糖劇烈波動,尤其是精緻澱粉,餐點中除了碳水化合物也要注意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適情況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也能防止飯後想睡。
3.調整吃飯的順序
想避免飯後打瞌睡,建議調整吃飯時的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才是碳水化合物,並且在過程中充分咀嚼食物、放慢進食速度,如此一來能有效減緩因血糖急速升高給身體帶來的倦意。
4.蔬菜要吃夠
每一餐都應該攝取足夠的蔬菜,理想的份量如:一碗沙拉、超市裡販賣的一袋處理好的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的食材像是花椰菜、菠菜和蘑菇都能有效預防血糖激烈波動,調節身體消化的時間。
5.飯後走走或是攝取咖啡因
飯後不適合激烈運動,但可以做一些輕度活動來穩定血糖、減少睏意,例如:5~10分鐘的輕鬆散步。另外也能試試喝杯茶或咖啡來提神。
飯後異常嗜睡小心糖尿病找上門
如果做了上述調整後仍是沒改善,或是嗜睡的情況非常嚴重,就要小心可能是糖尿病或低血糖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關疾病。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分泌異常,在進食後特別容易感到疲倦,低血糖症則是由於餐後胰島素分泌過多,使血糖值急劇下降,導致極度嗜睡,這時就需要盡快就醫,接受專業治療或飲食管理。
推薦文章
-
82歲女醫靠一碗無鹽蔬菜湯「不吃藥就能降血壓」她曝要領:把湯當藥喝
-
「熱門秋季食物」碳水比你想的高!糖尿病醫:吃多讓血糖默默爆表
-
吃優格最佳時機曝,早吃晚吃效益不同!搭這些食物一起吃效果翻倍
-
簡單4生活習慣優化晝夜節律 有助改善睡眠及心血管功能
-
光靠吃的能在8周內改善關節炎?專家推最強抗發炎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