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記憶運作新發現 有助失智症治療
大腦「記憶」運作方式又有新研究成果!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不同時期,與大腦「記憶」有關的海馬迴和前扣帶皮層會有不同的相互作用,而這樣的發現有助於阿茲海默症等與記憶喪失有關之疾病的治療。
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研究人員在老鼠腦中植入電極記錄其腦中的電波活動,實驗結束後也檢查了他們的腦組織。他們發現,當前扣帶皮層和海馬迴在記憶鞏固(將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一起工作的過程中,它們之間會有同步的腦波。而當長期記憶被鞏固後,前扣帶皮層的腦波會變得更強,進而影響到海馬迴。
結果顯示,在大腦將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的過程中,是由海馬迴處理後再由前扣帶皮層接手;但在長期記憶(兩週以上)的回憶過程中,反而是由前後帶皮層帶動海馬迴。
根據《AXIOS報導,人類每天仰賴大腦適度的記憶與遺忘才能正常地生活,許多科學家致力於研究大腦中的神經構造與記憶的製造與鞏固之關聯,以幫助失去記憶者恢復記憶,甚至是幫助需要遺忘痛苦記憶的患者。
另外,由於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與阿茲海默症的指標性區別在於「長期記憶的失去」,因此上述研究結果開啟了治療阿茲海默症以及其他失智症的許多新可能。
推薦文章
-
慢病主題館【預防】三分之一長者曾摔倒 居家環境改造守護長者安全
-
認知功能下降並非不可避免 從日常5件小事著手有益大腦健康
-
潘懷宗/簡單補充劑,就能提升罕見遺傳性心臟病患存活率?
-
對女性益處尤甚 研究揭注射帶狀疱疹疫苗7年內失智機率降20%
-
80歲現役醫師為何不和妻子一起散步?他曝真實原因:更有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