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機最怕遇到吵鬧幼童?旅遊專家曝「避開機上嬰兒哭聲」五大選位策略
在搭乘飛機時最怕的狀況之一,莫過於被幼童的哭鬧聲干擾,難以休息。旅遊專家提出根據多年經驗所整理的「避開哭鬧嬰兒」機位策略,教你如何在訂票時避開這種情況,讓你的飛行旅程更安靜愉快。
每日郵報報導,道恩(Dawn Morwood)是旅遊公司「Cheap Deals Away」的共同創辦人,該公司致力於幫助消費者避免為假期支付過高費用。她表示:「乘客其實對座位的選擇擁有比自己想像中更大的主導權。只要善用正確策略,就能大幅提升坐到安靜機位的機會。」
避開機上嬰兒哭聲的五大策略
1. 避開艙前的隔板座位
飛機每個區塊分隔牆後的「隔間座」(Bulkhead Seat)保證了足夠的腿部空間,雖然這些座位因為腿腳能得到伸展而受歡迎,但事實上卻是嬰兒的集中地。原因在於航空公司通常會在艙前牆面裝設嬰兒搖籃,這讓有嬰兒同行的家庭獲得這些座位的優先選擇權。
2. 善用座位圖
多數航空公司在訂位過程中會提供座位圖。懂得看圖的旅客能夠提早辨識可能有嬰兒的區域,提前避開。道恩指出,留意座位圖上的嬰兒圖示或嬰兒床標誌,那就是你的早期警告系統,部分航空公司甚至會標示哪些列安裝有搖籃,讓乘客更方便選擇安靜座位。
3. 選擇機尾區域
許多旅客偏好前排座位,為了能快速登機與下機,但這策略對於追求寧靜的人來說,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道恩表示,有孩子的家庭為了方便進出與靠近廁所,通常會選擇前段座位;相較之下,機尾區域或大型飛機的側翼角落通常較安靜,也較少有家庭會選擇。
4. 選擇非熱門時段航班
除了選座之外,航班的起飛時間也有關鍵影響。深夜與清晨的班機(俗稱紅眼航班)通常較少家庭搭乘。道恩表示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有嬰兒的家庭通常會避免在不利時段飛行。
像是晚間11點起飛或早上6點的航班,遇到哭鬧嬰兒的機率相對較低。
5. 研究限制嬰兒的機艙區域
有些航空公司或特定機型的座艙會限制嬰兒進入,這類成人專屬區域雖然不多見,但仍值得研究。例如某些豪華經濟艙或特殊配置的座艙會對嬰兒有限制。
選對位置 整趟旅程都變得更愉快
道恩強調,若你是重視飛行品質與安靜空間的乘客,正確選座就是你唯一能掌控的部分。她說:「你無法控制其他乘客,但你可以決定自己要坐在哪裡。許多人為了省錢隨便選座,結果一整趟旅程都被嬰兒哭聲搞得痛苦不堪。」
她建議從訂票開始就應該策略性思考,不僅查看座位圖,也要評估起飛時間與機型配置:「選擇靠後排或避開艙前可能要多花點錢,但換來的安靜與休息,絕對物超所值。擁有一趟平靜的飛行,往往就能讓整趟假期從第一天開始變得更加美好。」
推薦文章
-
科普好健康/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初期易發燒、出血、瘀青
-
我最需要的退休力/規畫財務、規律運動 拒當困老族
-
34歲二寶媽「放棄燙直、染白髮」一年省下2萬元還變得更有自信魅力
-
78歲垃圾屋獨居男心梗猝死 兒子打掃搜出「鉅額財寶」:後悔和父疏遠
-
顱顏重建先驅、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 領軍節能減碳 省電限水無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