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血腫科醫師省思:病人常執著於還可以活多久,不如積極去做未圓的心願
「假若一輩子就這樣生個病死了,我們有學到什麼呢?」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張明志行醫滿40年,在血液腫瘤科屆滿35年,不斷省思「我救過的病人他們的身、心、靈得救了嗎?」當癌症襲來,病人執著於還可以存活多久,卻忘了趕緊去做許多未圓的心願,忘了道謝、道歉、道別與道愛。
張明志專長肺癌、乳癌、腸胃道癌症、泌尿道癌症及其他各種類惡性腫瘤、轉移癌症、血液病、貧血、白血病、淋巴瘤。看遍生老病死,最近出版「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分享心靈病房的18堂終極學分。
在對面疾病與死亡的考驗中,病人應當如何安頓身心?張明志說,有些病人說不怕死,只是還有很多事還沒做,卻又列不出未完成的心願清單,醫師既要尊重病人心願繼續治療,又面對無效醫療的功課,或許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人生的盡頭,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來活,珍惜每個當下、片刻與瞬間。
推薦文章
-
不是所有的早餐穀物都健康!研究:這種致癌風險與培根香腸不相上下
-
30歲節儉女罹癌「想花光錢獲得最大幸福」專家給出不後悔的資產用法
-
LDCT肺癌篩檢救命!台大名醫籲50至65歲普篩 啟動早篩早治新藍圖
-
60歲男嘴裡長雞蛋大腫塊「確診喉癌」醫驚曝:40年前口交感染
-
癌友易染重症 部桃:研究證實疫苗有助提升整體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