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前3天 吃低渣飲食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做大腸鏡檢查前除了吃藥清腸,醫師建議改「低渣飲食」,但什麼是「低渣飲食」? 醫師表示,要做大腸鏡檢查的民眾,檢查前三天,要盡可能把腸內的髒東西排乾淨,建議多吃白米飯、稀飯、過濾過的果汁等容易消化、少纖維的食物,有助於大腸鏡檢查與判讀。
新光醫院健檢中心內視鏡室主任劉玉華表示,食物吃進肚子裡,至少要2、3天才能消化排出,因此做大腸鏡前,要減少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燕麥、肉類、果凍、豆漿、乳製品等高纖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應減少油脂攝取量,烹調改以水煮清燙取代熱炒油炸。
劉玉華說,低渣飲食就是盡量吃白米飯、稀飯、白吐司、過濾過的果汁,最好可以連吃三天,搭配醫師囑咐的瀉藥,透過食療搭配藥物,才可在進行大腸鏡前,把腸內的穢物排乾淨。
但有些住院中的病人、長期臥床的長者,或腸胃蠕動有困難、曾經開過刀腸沾黏、長期便秘者,即使照低渣飲食指引吃且配合瀉藥,大便仍排不乾淨。
劉玉華說,這類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需借助灌腸,用清水先把患者腸子洗淨,才不會在做大腸鏡時阻塞腸道,影響檢查效。她提醒民眾若有類似狀況,檢查前應提早告知醫護人員,才能讓大腸鏡檢查更順利且有效。
推薦文章
-
2025癌症論壇/林利霏、潘忠韋 癌症最怕你快樂勇敢
-
身心舒暢的快感 專家告訴你為何排便讓你如釋重負與幸福感
-
疼痛可以被控制, 癌友的生活品質,我們一起找回來!
-
紅斑、濕疹又脫皮 季節變化皮膚毛病多 您不可不知的「斑脱疱快送」觀念
-
2025癌症論壇/癌藥給付趨勢變,陳建仁:治癌個人化醫療,非1套西裝給所有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