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健康》一日健檢 我要做哪些項目呢?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
20歲~40歲: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建議,20歲至40歲,每3年一次健康檢查;也有醫院建議每2年一次。
40歲過後:中央健保局建議,超過40歲者,每3年應做一次健康檢查;過了65歲,最好每年一次。
沒有任何症狀者,胃鏡可每3年做一次,但有潰瘍症狀或病史者,則應每年追蹤一次。
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或家族中有其他成員有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疾病,最好每1到2年就做一次健康檢查,才能及時揪出問題。
台灣人較常見的B型、C型肝炎、肝癌,帶原者宜每年一次檢查,慢性B型、C型肝炎者,則應每3個月追蹤一次。
過了50歲:不管有沒有症狀,應每5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有大腸瘜肉或大腸癌家族史者,40歲前最好去做一次大腸鏡檢查,之後每3年檢查一次即可。
另外,如以性別來分,年輕男性可著重肝功能檢查;女性不妨加強婦科與乳房檢查;若有高血壓等家族病史者,別忽略血壓、血脂、心血管等檢查。
【2009/02/08 元氣周報】
推薦文章
-
不愛吃甜食、不愛喝含糖飲料 為何會得糖尿病?仔細監測一數值
-
女子沒三高卻心肌梗塞 容易被忽略的脂蛋白(a)竟是元凶
-
慢性腎臟病不可逆 醫揭腎功能受損少吃「1類食物」堅果也上榜
-
許金川/醫師:「蔣經國的病我都有!」
-
2025癌症論壇/化療延長生命不可怕 邱昱棋:晚期肺腺癌需多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