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健康》一日健檢 我要做哪些項目呢?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
20歲~40歲: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建議,20歲至40歲,每3年一次健康檢查;也有醫院建議每2年一次。
40歲過後:中央健保局建議,超過40歲者,每3年應做一次健康檢查;過了65歲,最好每年一次。
沒有任何症狀者,胃鏡可每3年做一次,但有潰瘍症狀或病史者,則應每年追蹤一次。
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或家族中有其他成員有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疾病,最好每1到2年就做一次健康檢查,才能及時揪出問題。
台灣人較常見的B型、C型肝炎、肝癌,帶原者宜每年一次檢查,慢性B型、C型肝炎者,則應每3個月追蹤一次。
過了50歲:不管有沒有症狀,應每5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有大腸瘜肉或大腸癌家族史者,40歲前最好去做一次大腸鏡檢查,之後每3年檢查一次即可。
另外,如以性別來分,年輕男性可著重肝功能檢查;女性不妨加強婦科與乳房檢查;若有高血壓等家族病史者,別忽略血壓、血脂、心血管等檢查。
【2009/02/08 元氣周報】
推薦文章
-
運動完該洗熱水澡還是冷水澡?冷熱水效果揭秘,肌肉痠痛選「這種」
-
吃頭痛藥卻起不了作用?藥劑師解釋3種原因和不依賴藥物緩解法
-
烤焦肉和紅肉會致癌是迷思!哈佛醫揭10個「肉類遭污名」的常識
-
保護心臟及大腦健康 藍莓和1類食物一起吃更能充分攝取營養
-
大幅降心梗風險 心臟外科醫師曝1個簡單習慣「可能救你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