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關係新解——回應《任人宰割的病人》一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找到你心目中的好醫師」,我們透過一篇相當直率的病人朋友來稿,說出好壞醫師的截然不同,所以我們邀請了內科醫師與社工主任分別說出他們對這問題的看法。台語有句非常傳神的「先生緣、主人福」,道盡了醫病關係的真諦。「緣」是十分抽象的一個字,但如果你問那些找到「好醫生」的病人或家屬,他們心目中的「良醫」好在那裡?也許你會聽到各種不一樣的答案,而有些人就會說出「緣」這個字,再仔細追問下去,很可能就會聽到,好醫師就是那種我覺得我可以「信任」與「尊重」的醫師。事實上,最理想的醫病關係就是醫師與病人、家屬之間能夠「彼此尊重與信任」。
人類社會中發生的行為,會因著社會的群體價值觀還有環境變化而改變,醫療也不例外。醫療行為涉及醫生、病人、醫療內容,以及醫病關係。因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醫學的進步在百年內就超越了過去幾千年的緩慢步伐,像是對於疾病的認識、人體器官的了解、治療媒介的創新、還有醫療器材的發明運用,每隔十年就會有突破性的發展;所以,沒有任何一種疾病的治療方式是永遠不變的。除了醫療內容以外,醫生、病人、以及醫病關係,也隨著社會大環境的改變而有所不同。在幾十年前的台灣,只要從事「師」字級的行業,在社會上就是有頭有臉的階級,普遍受到民眾尊崇。因為,不管是老師、律師、或醫師,在當時資訊有限的環境中就是知識代言人,而這些人確實也是社會的精英份子,因此講的話被賦予可信與不可被質疑的特性。另外,早期的台灣社會處於戒嚴的狀態,人民被養成不思考不質疑盲目服從的習性,更加強了專業人士的權威感。然而,隨著戒嚴解除,社會上思想自由的風氣日盛,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提供了知識共享的平台,不僅是醫療專業人員,一般民眾取得新知識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因此,醫學知識不再被醫師獨佔,醫師往日的威權形象慢慢地變成提供病人服務與諮詢的角色,醫病關係與過去完全不同。病人想要了解疾病,不必透過醫師,只要上網就可以查到資料;對於醫師所解釋的病情,病人也可以提出疑問、跟醫師討論溝通。
因為民智大開,近年來醫界興起了「第二意見諮詢」(Second Opinion Consultation)以及「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的風氣。從診斷疾病開始,該疾病對人體的影響多大、怎麼治療、治療的範圍及方法有哪些,由這一連串的問題可知,診療疾病是一個複雜且環環相扣的過程。不同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及認知往往不盡相同,更不用說接著提出的醫療建議了。另外,一個疾病的治療方式,並非只有單一選項,而是必須在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之後,選擇有效但又不造成太大副作用的治療方針。因為醫療是這麼複雜又專業的行為,為了詳細了解疾病及其治療方法,每個病人都有權利徵詢另外一位甚至多位醫師的意見,再決定接受哪一種治療。這就是所謂「第二意見諮詢」。在台灣便利的醫療環境下,「第二意見諮詢」早已是許多病人罹患重大疾病尚未接受治療前,所採取的策略。另外,由醫師提出疾病各種不同處置之實證資料,詳細與病人解說,同時病人則提出個人的想法與問題,彼此討論,共同達成最佳可行之治療選項。這個操作模式即所謂「醫病共享決策」。在這樣的醫病關係中,固然醫師必須負起醫療專業的責任,但病人不能把照顧自己身體的責任全部丟給醫師而置身事外,病人必須決定及承擔自己想接受的治療方式及結果。在與醫師討論之前,得對疾病有一個程度的了解;病人越了解自己罹患的疾病,越能與醫師共同討論,也越不會有「任人宰割」的無力感。「醫病共享決策」不僅尊重病人的自由意願,也讓病人有身為人的尊嚴,是一個自由民主社會風氣之下的產物,也是近年來醫界積極倡議的醫病新關係。
俗話說,買東西時要「貨比三家」,才不會買了後悔。病人的健康遠比買賣的貨物重要得多,而且一旦接受治療後身體狀況也許就不能回復到從前;買東西都還會不嫌麻煩地多方比較,治療自己身體疾病的時候,不是更應該參考多位醫師的意見嗎?姑且不論不同醫師的醫療建議可能南轅北轍、專業重點不盡相同,也先把「醫德」兩字放在一旁;只要病人願意多花點時間看(閱讀吸收醫學知識)、聽(醫師的說明及建議)、問(提出問題與醫師討論),有了這麼多資訊再三思考以後,就會知道哪個醫師的建議是最適合自己的,也不怕自己的醫療權益受損了!
推薦文章
-
【晚期肺癌最愛問】先別查活多久、怎麼辦?治療前必看QA
-
初學者天天堅持慢跑5公里卻想睡?達人:「隔天跑」比每天跑更健康
-
每天吃B群對身體好?醫揭6類人易缺乏 但多吃反造成一副作用
-
睡眠中拳打腳踢、大吼大叫是怎麼了?教授揭該如何應對與處置
-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視肺功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