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觀點/可能自律神經失調或焦慮症
身體沒有明確病痛,但總覺得身體不適、睡不好、精神差,全身這裡痠痛,那裡也痛,甚至影響工作表現,一切都好像不太順利,但卻找不出病因,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或焦慮症有關。
自律神經調節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能讓人在處於緊張、興奮時,心跳、呼吸變快,腸胃消化減慢,以應付緊急情況;副交感神經系統則能使心跳、呼吸減緩,促進腸胃蠕動與消化,讓人能在平靜時呈現放鬆反應,而能適時休息。
人體各部位皆由自律神經調節,症狀也五花八門,包含頭痛、呼吸困難、手腳麻木或無力、便祕、腹瀉等,皆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的症狀。最好休息、真正放鬆或透過運動來轉換心情,若身體疼痛持續,則須求助醫師。
焦慮症是以過度擔憂、畏懼、逃避為主要症狀,過多的壓力和焦慮,是造成焦慮症的主因,其他像是遺傳、容易緊張、著急的個性,也跟焦慮症的形成有關。
焦慮可以透過運動、冥想等改善,但焦慮症無法單靠個人努力痊癒,仍須就醫治療。
治療焦慮症分為藥物與心理治療,前者以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等藥物為主,必須遵從醫師指示,勿自行停藥;後者透過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透過對話了解情形並應對疾病。而讓患者改變其面對焦慮的行為和反應的認知治療,也是幫助患者的方式之一。
推薦文章
-
別以為只是年紀大了! 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狀需警覺,及早發現有機會長期共存生活
-
早餐後別馬上刷牙、多打網球…6個小習慣可能讓你活得更健康
-
馬桶低頭族易患痔瘡!醫示警「如廁應專注1件事」:最多滑2則TikTok
-
掉髮是洗髮精用錯?壓力禿會自己長回來?醫揭落髮5迷思:恐疾病警訊
-
當壓力情緒過度 七情內傷會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