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癌症病患受苦,中研院團隊打造mRNA癌症治療新神器
「現在mRNA已經用在疫苗,但許多晚期癌症病患還是沒有藥醫,我們希望用mRNA幫這些患者得救治。」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長聘副研究員胡哲銘團隊因專注研發原創性mRNA免疫腫瘤治療藥物獲得由中研院、台灣莫德納所頒發的「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肯定,談到當時投入mRNA研究的初衷,他說,除了上述理由,他也很希望為癌症病患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式,讓癌症病患擁有更多藥物選擇與求生機會。
五年前,胡哲銘投入了核酸免疫腫瘤藥物的研究,核酸(Nucleic acids)是一種細胞內的大型生物分子,包含DNA(脫氧核醣核酸)、RNA(核糖核酸),主要功能在於細胞內遺傳訊息的表現、傳遞與儲存,RNA種類繁多,像mRNA(信使核糖核酸)、snRNA(小核核醣核酸)等,都是其一。
從研究瓶頸中,找尋智慧解方
當時,胡哲銘的研究目標以snRNA為主,他希望運用奈米「載體」包覆這些經重新編碼的核酸分子,然後將其送進免疫細胞「T細胞」,T細胞經改造,就會像導彈,專門鎖定子宮頸癌、頭頸癌等特定癌細胞進行攻擊。
不過,上述做法常遭遇一些問題。胡哲銘解釋,細胞帶有負電,核酸藥物也帶負電,雖然可用帶正電的奈米載體包覆核酸藥物,再送進T細胞,但T細胞一察覺帶正電的奈米載體,就會發動攻擊,並產生免疫反應,身體就可能發炎,若去除載體正電,問題就迎刃而解。
過去,胡哲銘與研究團隊一直想克服上述瓶頸,直到三年前Covid-19疫情爆發,莫德納在短短一年內就針對Covid-19病毒研發出相對應的mRNA疫苗,因此一炮而紅,而mRNA疫苗不僅挽救許多人的生命,也為胡哲銘的研究帶來新的轉機,他開始思考如何運用mRNA科技達到研究目標。
同時,他也意識到mRNA更具可塑性、更容易做調整,這代表mRNA也更具有快速應變的優勢,因此就把研究重點放在mRNA技術的突破。
千錘百鍊,終於成功研發「T細胞」導彈
經過三年努力,胡哲銘研究團隊終於成功製造出符合需求的奈米載體,也就是這項奈米載體不會刺激身體免疫反應,又能有效率地將「經過設計的mRNA」送到T細胞內部,讓T細胞化身成更聚焦,也更有力量的抗癌武器。
「這代表你可以控制細胞,你可以把T細胞改裝成導彈,指揮它們去攻擊你想攻擊的癌細胞,之後的運用,更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想到未來mRNA運用的多種可能性,胡哲銘眼中散發出興奮的光芒。
目前在癌症治療領域,像很夯的CAR-T療程也是基因治療,同樣也針對T細胞作用。胡哲銘分析,進行CAR-T治療,須將T細胞拿到體外,進行基因改造,再送回體內,非常耗費時間、金錢。至於免疫療法,主要運用藥物訓練、刺激體內免疫細胞殲滅癌細胞,這需要一些時間,若運用mRNA科技直接把藥物注射到體內,就能達到目標,且成本更低,效果更聚焦,也更安全。
含淚播種,必歡呼收割
對於這次團隊研發成果獲得「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評審的肯定,胡哲銘感性地說:「很感謝研究團隊辛苦付出,也感謝中研院、莫德納給予這機會,讓我們可以在這舞台上呈現這樣的成果!」
在這次「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中,得獎團隊除了獲得50萬元獎金,也可得到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資格。
談到未來將面對業師的輔導,胡哲銘表示,這也是他非常期待和莫德納合作的地方,他比較專注於「科學上的關鍵突破」,若有產業界、藥界專家可針對產品化發展、研究議題的聚焦與實際臨床需求等提出專業見解,對於往後的研究應該可以帶來很大的幫助、啟發。
期待mRNA科技再突破,展現無限可能性
「mRNA科技是藥物發展的里程碑,對未來的藥物研發、運用,意義重大!」胡哲銘指出,mRNA治療的概念是把一段基因片段送進細胞,從內部改造細胞,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做法。曾經無法使用既有藥物治療的疾病,透過這種方式,或許都能達到治療目標。
未來,胡哲銘期盼mRNA科技可以應用到更廣泛的範圍,在臨床運用上,可以造福更多的病患,除了對醫藥界產生長遠的影響,對世界也能有更多的貢獻。
推薦文章
-
接軌國際 癌友用新藥 宜減少非必要檢測
-
超過九成癌症病人受復發恐懼困擾! 三步驟,心理師分享降低恐懼的心法
-
閻雲/接種HPV疫苗 大幅降低子宮頸癌死亡率
-
流感死亡攀升 疫苗猶豫受「3C」影響
-
「中西醫精準醫療元年」 花慈二代本草飲證實有效抑制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