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靠運動和休息就能痊癒?胸腔科醫師有話要說
許多民眾常將氣喘與感冒混淆,延誤就醫時間,其實健保資料庫統計,成人氣喘盛行率為11.9%,但國人對成人氣喘認知低,還有患者以為靠運動跟休息,氣喘就會好。醫師呼籲千萬別輕忽氣喘,立即就醫才能夠掌握病情。
根據國內一份問卷調查顯示,有20%的氣喘病患認為沒有喘的症狀就代表沒有氣喘、18%的氣喘病患認為氣喘只靠運動和休息就會好、34%的氣喘病患認為氣喘病是可以根治的疾病。從調查結果中發現,雖然有九成以上的患者瞭解,嚴重氣喘恐會致命,但卻有二成四的患者,會自行到藥局買藥控制,即使根本沒有確診過。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表示,多數的氣喘患者因症狀輕微而忽視就醫,往往等到急性發作時才驚覺其嚴重性,不但工作表現大受影響,連生活品質都難以維持。
台中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呼吸加護病房主任傅彬貴說,喘控制和糖尿病血糖控制一樣,都需要提升患者的健康識能,醫師與病患要能進行有效的溝通,甚至個管師或衛教師要提供病患追蹤管理及諮詢的服務。
傅彬貴說,氣喘的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類固醇,但是類固醇在台灣幾乎已被汙名化,高達五成氣喘病患擔心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出現併發症。
他強調,類固醇有兩大類,一種叫做全身性類固醇,例如口服或施打型,這對全身的免疫力的影響以及副作用都比較高,不建議長期使用。相對的,吸入型類固醇經過許多大型的臨床試驗,在劑量上都是在人體可接受的安全範圍內,對全身性的影響也較小,是幫助患者有效控制氣喘得到適當治療最重要的藥物。
有些氣喘病患將急救緩解藥物當作「救命仙丹」,但它只能短時間舒緩過敏性氣管收縮,無法治療氣管發炎,且急救緩解藥物若頻繁使用,效果也會逐漸降低,可能導致日後氣喘反覆發作,對肺功能傷害加劇。
林孟志提醒,治療氣喘病及預防其急性發作主要有三大重點:避免過敏原,避免會誘發喘發作的刺激因素,以及適當的藥物治療,尤其氣喘最重要的就是早期治療。若民眾有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且持續超過兩周未改善,建議可以進一步就醫檢查,基本上皆能控制病情。
推薦文章
-
白內障不是老年人專利 他近視3000度也中標!白內障何時該手術?
-
「冬豆」花生抗氧化又抗癌 營養師提醒注意保存方式及熱量攝取
-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
冬天血壓易忽高忽低 吃鍋遵循「2少1多」、不要亂進補
-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視肺功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