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方法!研究揭睡眠是重點
根據5月舉行的美國心臟病學會上發表的1項研究顯示,與睡眠時間較少的人相比,每晚睡 6 到 7 小時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較低。
睡眠時間 與心血管風險有關聯
位於美國底特律亨利‧福特醫院的 Kartik Gupta 博士及其同事藉由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2005年至 2010年)的數據,評估受試者回報的睡眠時間與心血管風險之間的關聯性,同時整合了相關的死亡原因。
研究結果發現,在 14,079 名符合條件的參與者中(平均年齡為 46 歲;52%為女性;46%為非拉丁美洲裔白人),10 年 ASCVD 風險(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中位數為3.5%,10年ASCVD 風險指數與睡眠時間的關聯呈 U 型曲線,平均每晚睡眠時間約 6 至 7 小時的參與者風險最低。如果與每晚睡眠超過7小時,或每晚睡眠時間為 6 至 7 小時的參與者相比,睡眠時間少於 6 小時的參與者,10年ASCVD 風險中位數更高。
降低心血管風險 每晚睡眠6到7個小時
Kartik Gupta 博士表示,睡眠經常被大家所忽視,它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而也可能是最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方法之一;根據數據統計,每晚睡眠6到7個小時更有益於心臟健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防疫待在家晚上特別難睡? 盤點「8條睡前習慣」不再失眠
·總是睡睡醒醒、睡不好? 吃對「4種助眠食物」提升睡眠品質
推薦文章
-
優質蛋白質且不含膽固醇 煮香菇前多1步驟促維生素D含量大增
-
不對的慢跑讓死亡風險上升97%!法醫揭把握原則轉為延壽的助力
-
難以安睡好困擾 醫師分析4個飽受睡眠困擾族群的常見問題
-
睡眠呼吸中止症若不治療 醫提醒反覆缺氧恐間接造成三高問題
-
睡眠品質好不好靠感覺還是看數據?醫曝可自我觀察5大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