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走不動?癮君子 小心動脈出問題
【聯合報╱記者林孟潔/基隆報導】
您有腳麻、腳痛及跛行等症狀嗎?醫師表示,若為年紀大於50歲,又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的癮君子,小心罹患了周邊動脈疾病,由於動脈血管硬化狹窄,造成四肢末端缺氧,病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蔡姓男子(80歲)菸齡60年,每天抽1包菸已成了習慣。多年前他曾接受心臟支架置放手術,日前因左大腿及小腿痠麻,每走數十公尺就需休息,連爬樓梯都有困難,才至醫院求診。
醫師檢查後,發現他左側股動脈、髂動脈狹窄,趕緊動血管整型手術,改善他的病症。
基隆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劉秉昌表示,周邊動脈疾病易發生於骨盆與下肢的動脈,初期症狀不明顯,最主要是「間歇性跛行」,病人常表示走一段路就會腳麻、小腿肚疼痛或臀部大腿痠痛必須休息,與坐骨神經壓迫的症狀相同,不易區別。
他說,抽菸是發生周邊動脈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若年紀大於50歲的民眾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或相關家族史,也是高危險群。
劉秉昌說,周邊動脈疾病急性發作時,病患會肢體冰冷、疼痛或無法行走。嚴重會導致肢體潰瘍或壞死,甚至截肢。民眾平時應注意三高上身,避免肥胖、戒菸、規律運動,才能確保動脈血管不阻塞。
【2014/10/09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反映上半身脂肪的關鍵線索 過粗的「頸部指標」其實在警告你
-
「海中牛奶」牡蠣如何助維持體力?營養師解密優質蛋白與鋅關鍵作用
-
整理包/瘦瘦針是減重神器?種類、價格、適用族群和副作用一次看
-
慢病最愛問【高血壓】為什麼血壓早晚都要量,我固定每天睡前量不夠嗎?
-
40到50歲健康檢查最有效!內科醫:年輕族群更不能忽視數值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