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世界中風日 搶救中風勿忘「快快快」3原則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有關。為了讓大眾了解中風預防相關知識,世界中風日園遊會於12日舉行,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腦中風是與時間賽跑的疾病,呼籲民眾掌握中風治療黃金時間,把握「快快快」三原則:快認識症狀、快撥打119、快送醫院,降低失能、死亡機會。
今年世界中風日園遊會由腦中風病友協會、腦中風學會和台北慈濟醫院共同舉辦,主題是「『栓來速取』即時通,全台一起救中風」為主題。
石崇良表示,每一位中風患者,就是一個家庭受影響,若能在發作後4.5小時內進行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或24小時內施行動脈取栓術,就能降低失能與死亡風險。10年前取栓患者不到5%,現已突破到11%,要持續提高比率,首先是病人參與,大家要有疾病意識,其次是區域聯防,政府已整合全台資源,建立「腦中風取栓合作照護計畫」。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健保署已放寬血栓溶解劑及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推動腦中風區域聯防,鼓勵醫院建立網絡救治病人,114年增加預算,從1.27億元增加至2.68億元,且列為健保各分區業務組的重點工作,同時納入遠距會診配套措施,設置轉診資訊系統平台,積極搶救患者,減少失能。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北慈濟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信光指出,台灣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初次中風病人在1個月後失能比率約61.2%,半年後為51.72%,把握治療黃金時間十分重要。取栓技術不僅需要高端技術,也需要跨科24小時待命人力,台北慈濟醫院是新北市主責醫院,不僅及時救治,也負責中風病人轉送協調。
林信光說,美國心臟協會提出人生健康7件事,是有效遠離腦中風的關鍵,分別是運動、體重控制、健康飲食、不抽菸、控制膽固醇、血壓及血糖,從日常做起,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守護自己與家人的腦健康。當身邊有人出現疑似中風症狀時,可以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3個簡單動作,初步判斷,並把握「快快快」三原則。
推薦文章
-
50個好故事【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串聯篇3_資源網路
-
【免費活動】10/12世界中風日園遊會在新北 現場闖關拿好禮
-
男子吃完早餐暈眩!醫發現他眼睛有這症狀…即時阻止中風發生
-
早晨五到八點是送醫高峰時段 醫師揭心血管疾病好發3大時刻
-
「只喝茶不喝水」恐致二次中風!醫:身體脱水釀禍 1天別喝超過3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