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晚吃、大吃 罹患心臟疾病風險高
你晚上大都幾點吃飯呢?一項研究指出,女性在下午6點後進食,晚餐攝取較多卡路里,長期血壓、體重將偏高,血糖控制差,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將提高。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習慣在下午6點以後進食,且將一天的熱量攝取重心放在晚餐,因攝取了較多卡路里,除了血壓較高、體重偏重,長期較難控制血糖,使得心臟病罹患風險升高。研究人員指出,晚上消耗的卡路里每增加百分之一,都會危害心臟健康,呼籲晚間進食卡路里占全天攝取總熱量別超過3成,並盡量提早吃。而雖這項研究只針對女性,不過過去其實就有其他針對男女性的研究指出,太晚進食會提高心血管疾病及血壓升高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且女性受的威脅更甚男性。根據衛福部統計,106年死因統計中,心臟病為女性死因第二位,若加上心血管疾病等,如腦中風、高血壓,每年心血管疾病奪走2萬4000多名女性的性命。再從研究數據細看,女性更年期後,沒了荷爾蒙的保護,使血管彈性變差,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每5歲就增加近1倍。
推薦文章
-
王大陸涉心臟問題逃兵役/日常8習慣不利你的心臟 3食物最該優先戒
-
尿尿起泡了,是不是腎臟有問題?醫教你如何評估異常5徵兆
-
無須節食也不複雜 4個簡單飲食方式有助提升整體健康和長壽
-
性早熟造成骨齡超前?醫:肥胖也會造成骨齡暴衝、縮短長高時間!
-
飲食順序「水、肉、菜、飯、果」避免糖尿病?專家詳解減重與糖尿病飲食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