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晚吃、大吃 罹患心臟疾病風險高
你晚上大都幾點吃飯呢?一項研究指出,女性在下午6點後進食,晚餐攝取較多卡路里,長期血壓、體重將偏高,血糖控制差,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將提高。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習慣在下午6點以後進食,且將一天的熱量攝取重心放在晚餐,因攝取了較多卡路里,除了血壓較高、體重偏重,長期較難控制血糖,使得心臟病罹患風險升高。研究人員指出,晚上消耗的卡路里每增加百分之一,都會危害心臟健康,呼籲晚間進食卡路里占全天攝取總熱量別超過3成,並盡量提早吃。而雖這項研究只針對女性,不過過去其實就有其他針對男女性的研究指出,太晚進食會提高心血管疾病及血壓升高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且女性受的威脅更甚男性。根據衛福部統計,106年死因統計中,心臟病為女性死因第二位,若加上心血管疾病等,如腦中風、高血壓,每年心血管疾病奪走2萬4000多名女性的性命。再從研究數據細看,女性更年期後,沒了荷爾蒙的保護,使血管彈性變差,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每5歲就增加近1倍。
推薦文章
-
改善衰老時間和生活質量 專家揭4種科學支持方法有助健康長壽
-
長期被忽略的平價好食物!醫推薦3個「超級食物」低調又健康
-
陳亮恭/慢性病防治 應走向動態、長期管理
-
火鍋傷腎地雷大公開,避加工肉類!「5大原則」優先選清湯、多吃白蘿蔔
-
嚴格全素、避開日曬?營養師曝看似讓人健康的8事其實很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