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吃薑母鴨、羊肉爐?醫師眼裡危險的飲食習慣
秋冬一到,人人開始吃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進補」,看在醫師眼裡,卻是危險的飲食習慣。中醫與西醫都認為,飲食清淡健康從平常就要做起,不需要隨季節而有太大變換,且只靠飲食無法真正做到心血管保健,還是需要搭配就診及運動。
冬天一到 相關指數就飆高
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葉睿儒表示,通常30歲後代謝會下降,因此「存骨本、存健康」從30歲以前就要開始做起。青春期發育後就是開始保養時機,但現代人喜歡吃高熱量的垃圾食物,許多年輕人血脂肪越來越高,就算代謝再快,長期下來身體也受不了。
葉睿儒說,由於亞洲地區有冬令進補的習俗,到了冬天或特定節氣,大家就會習慣吃羊肉爐、火鍋聚餐,因此許多病人明明在夏天都控制很好,一到冬天尿酸、膽固醇等就又變高,其中又以50歲上下的男性最多。
高鹽又含酒 不利心血管
秋冬愛吃火鍋、薑母鴨,會影響心血管疾病嗎?葉睿儒說,實際上沒有研究證實,有些中醫會認為羊肉爐內的當歸、黃耆有放鬆血管的效果,但要提醒的是,搭配火鍋吃,並非真正服用藥材,效果也相對較少。
長期攝取鍋物,依中醫角度而言,身體容易燥熱;就西醫而言,裡面所含的磷、鹽分等攝取過多,容易造成心血管問題。
葉睿儒說,先前曾有研究提到,吃羊肉爐時,剛開始會有部分降血壓效果,但後來血壓還是上升,最主要是裡面鹽分實在太多,對身體負擔更大。另外,薑母鴨、羊肉爐都會加酒,這對心血管疾病更是一大負擔。
溫補看體質 非人人皆宜
從中醫角度來看,新店耕莘醫院中醫科主任廖敏宏表示,清淡飲食是日常,不是只有秋冬才執行,這樣絕對來不及。
秋冬季節吃的羊肉爐、薑母鴨等,都是屬於比較溫補食物,不論是否為心血管疾病患者都要注意,裡頭有當歸、黃耆等中藥材,雖具有擴張周邊血管等活血功用,但食用過量皆不宜。
「還是要看個人體質。」廖敏宏說,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還有分類,有些人若有頭暈、心悸、怕冷、體力較差,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等狀況屬氣虛,吃薑母鴨可能會好些;可是反觀血壓高、氣血不通者,再吃這些食物就會更危險,可能有腦溢血的風險。
吃當令最好 烹調盡量簡單
葉睿儒表示,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飲食上穩定、固定就好,不需要隨著季節做太大的變換。吃當令食材是最健康、最簡單的方式,當令食材的味道最好,營養也最足夠,不需要額外添加生長激素。以秋季而言,秋葵、文旦、山藥、甜椒等,都是當令不錯的食材;肉類則可以選擇吃秋刀魚、土虱等。
葉睿儒說,食材的烹調方式,會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吃地中海飲食,盡量不要像亞洲地區有過多的調味、過久的烹調。蔬菜水果類多使用涼拌,或是汆燙過後拌橄欖油或胡椒粉等,簡單調味,不用加醬油、味素或做紅燒、勾芡等複雜方式,肉類也是最簡單的煎或烤,再撒上鹽巴、胡椒粉即可。
3多3少3均衡 護心靠這招
心血管疾病患者,飲食到底要怎麼吃?葉睿儒說,會建議採用「3多3少3均衡」飲食,多喝白開水、多蔬果、多全穀根莖;少油脂、少鹽、少糖;選天然食材、均衡飲食、正常三餐,照這個方法做,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的確會降低。
廖敏宏則坦言,臨床上建議病人不要吃炸、烤、辣的食物,易上火氣,讓血壓高、體質燥熱、進而導致晚上睡不好,心情也會不穩定,容易煩躁。另外,要盡量避免攝取冰冷食物,人是溫體生物,代謝都在體溫下進行,太低就會做不了事情。他最後也提醒,「飲食並無法直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問題時看醫師還是最重要。」
推薦文章
-
女子游泳+吃減脂餐一年半「輕度脂肪肝變中重度」網點出飲食習慣2盲點
-
氣溫、體感溫度都會影響心血管疾病患!天冷又下雨 3大風險族群少出門
-
早餐幾點吃最適合?專家建議不要太晚吃,「這時間點」吃最能護心控膽固醇
-
為了保持更好的健康 專家建議你應該關注6種日常食物
-
「冬豆」花生抗氧化又抗癌 營養師提醒注意保存方式及熱量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