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熱傷害病號增1、2成 有人坐進曝曬車內差點熱昏
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等連續3日攝氏36度以上高溫的縣市發布橙色燈號警示,醫院接獲的熱傷害病患至少增加1、2成,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回籠,因代謝功能不佳、少喝水,老人家易喘、有人已肺積水,急診心肌梗塞者也變多。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楊鎮誠說,今年5月以來,門診熱傷害病患約增加1到2成,從50歲中壯年到65歲以上長輩都有,主要症狀多是在外連續活動3、4個小時沒喝水,或開車時沒開空調等,到院時脫水、體溫高、不停冒汗,也有人直接熱昏被送到急診。
楊鎮誠表示,除了慢性病史長輩,業務人員、客運司機等行業也是發生熱傷害高危險群,有名患者就是從冷氣房出來後,一下子坐進在大太陽下曝曬至攝氏40、50度的車內,瞬間暈眩、胸悶,差點熱昏,友人趕緊將他送醫才及時獲救。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長劉耀華說,近一周心肌梗塞、中風、心臟不適等患者卻明顯增加1、2成,也有戶外工作者因酷熱覺得頭暈、胸悶就醫。許多患者就醫的高峰期集中在傍晚到凌晨,多是白天在高溫下活動,忘了適時補充水分,撐到晚上才覺得不舒服。
楊鎮誠提醒,高溫導致體內水分少、血管收縮,更易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嬰幼兒、老人應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出門;戶外活動或運動者盡量撐傘或待在陰涼處保持涼爽;怕曬黑女性最好穿著排汗透氣的薄長袖衣,避免體溫過高。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打果汁放入冰塊也可能產生 專家教你5招減少吃入塑膠微粒風險
-
洗衣機水溫設定有學問 專家揭溫水洗滌其實難殺菌又浪費水
-
「便當1主菜」超多人愛,卻比炸雞腿還胖!外食便當這樣吃熱量減半
-
咖啡容易利尿…夏天喝多會脫水嗎?內科醫解答最適飲用量和配套
-
擁6000萬模範夫妻退休搬進高級大樓 親戚上門意外揭幸福假象:錢不代表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