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又不胖,他21歲卻因心肌梗塞險喪命!醫師揪出5問題關鍵
高糖誘惑,你天天一杯手搖飲?
敏惠是一位40歲的國中女老師。春季裡的某個週日,她和先生、兒子去風景區玩。平日帶班壓力大,她一看到路邊賣「古早味花生冰淇淋」的小攤,立刻衝過去買了5份,先生、兒子各吃一份,她自己獨吃了3份。
吃完不到半小時,她便開始覺得煩躁、皮膚發癢,後來還把陽傘忘放在涼亭、手機放在餐廳忘了拿,只好半路折返。當天稍晚,兒子的喉嚨也開始發出怪聲音,晚上寫作業時坐不住、分心、恍神;先生則是整天鼻塞。
當晚,敏惠失眠了。好不容易睡著,醒來卻發現身上出現許多抓痕,應該是自己在睡夢中不知不覺抓出來的。
隔天上課,敏惠的狀況沒有改善,不但好幾次都講錯話,引得班上學生哄堂大笑。平常個性溫順的她,甚至為了件小事對行政人員大發脾氣,雖然事後覺得懊悔,卻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失控。就算睡不好,也不應該這麼離譜啊!
她回想,有好幾年的時間,當自己工作壓力大,吃點冰淇淋抒解壓力,過不了多久,就出現這類過敏症狀。先生與小孩都是這樣,究竟為什麼?
我相信大家都發現了,敏惠和家人吃的花生冰淇淋,正是萬惡的高糖食物。現代人因為壓力大,總是抗拒不了糖的誘惑,每天沒有一杯含糖飲料,實在對不起「辛苦的自己」。而且只是一杯飲料會有多嚴重?但真相總是比你想像的殘酷!
想老快點,多吃點高糖食物就對了!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花生冰淇淋不僅是高糖食物,其原料花生更是常見的過敏原,而冰淇淋中添加的食用色素也會加重過敏反應;再者,吃冰雖然消暑、降溫,但體溫一旦下降,大腦下視丘就會下指令叫身體產生更多熱能,幫助體溫回升以維持生理恆定,而身體發熱的過程又惡化了過敏的症狀。
甜食確實令人著迷,但你知道嗎?甜點、含糖飲料、精製澱粉(麵粉類食物)都是「標準的美式飲食」(standard American diet),具有低纖、高油、化學添加物的食物特徵。研究發現,嗜吃甜食、喝含糖飲料的大人或小孩常有憂鬱症狀,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機率明顯提高,且導致過重、肥胖、腹部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前期(高血糖但尚未到達糖尿病嚴重度)、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等常見疾病。
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市售手搖杯飲料中熱量最高的是紅豆奶茶,一杯700cc的紅豆奶茶熱量近800大卡,已達成人每日攝取熱量的一半。兩杯下肚,一整天都不用再吃任何東西。慘的是肚子雖然飽了,身體卻嚴重缺乏大腦與身體需要的營養素,吃進去的高量葡萄糖,還會變成令人痛恨的脂肪,在肥肚腩上「安居樂業」。
高糖除了會導致代謝症候群外,還刺激免疫系統過度發炎、導致過敏,引發全身性的過敏症狀,就像敏惠一家人的狀況,包括:
● 眼結膜症狀:眼睛癢、眨眼睛、揉眼睛。 ● 呼吸道症狀:清喉嚨、慢性咳嗽,嚴重時誘發氣喘。 ● 皮膚症狀:抓癢、愈抓愈癢、起紅疹、易黑色素沉澱。 ● 大腦症狀:分心、健忘、焦躁、易怒。
糖還會黏在你身體組織的蛋白質上,導致功能變差,稱為「糖化終產物」(AGEs),這是大腦、皮膚與身體老化關鍵原因之一。糖就像白蟻,默默啃蝕你的身體,等你發現自己「真的老了」,已經來不及。如果你希望老得快一點,多多攝取高糖食物就對了!
難怪,以高糖為首的「標準美式飲食」英文縮寫是「SAD」,正是悲傷(sad)的意思。「悲傷飲食」,當然讓上班族「樂極生悲」。
壞油地雷,可能誘發憂鬱與大腦退化
根據2018年7月《蘋果日報》報導,一名在宜蘭服志願役的21歲士兵,兩手肘出現數顆黃色肉瘤已久,無關痛癢,遂不以為意。某天下哨返回宿舍途中,胸口突然嚴重悶痛,幾乎無法呼吸、臉色慘白,同仁隨即將他緊急送醫,心電圖檢查發現竟是急性心肌梗塞!心導管檢查發現心臟三條冠狀動脈中有兩條狹窄,其中一條已完全阻塞,緊急進行氣球擴張術並置放支架,才撿回一條命。
看起來瘦,並不表示沒有代謝症候群!
一般心肌梗塞患者多在50歲以上,但報導案例中的年輕士兵只有21歲,「年輕又不胖」,怎麼會這樣呢?事出必有因,深入了解年輕士兵的病史後,果然發現:
● 平常愛吃鹽酥雞等油炸食物。 ● 週休3日時,常找朋友喝酒聊天。 ● 16歲就開始抽菸。 ● 服役後工作壓力大、又日夜顛倒,菸量增為每天一包半。 ● 家族長輩多有心臟病或心肌梗塞病史,包括奶奶、叔叔,但爸媽沒有。
醫師幫他進行血液檢查,發現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的膽固醇」)過高,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確診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不胖」是個陷阱,許多人看起來瘦,並不代表沒有代謝症候群,更多殺手如高膽固醇血症(指血液中的膽固醇偏高)藏在高樓陰暗處,準備狙擊你的健康。
事實上,林男早已發現手肘上多處「黃色瘤」(xanthoma),正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重要徵兆。膽固醇沉積在皮膚成為「黃色瘤」的同時,勢必也沉積在食道胃壁黏膜、主動脈、冠狀動脈、頸動脈,甚至腦動脈等處,形成嚴重的動脈粥狀硬化,只是冠狀動脈先堵塞罷了。
在這位年輕士兵的例子中,長期進食鹽酥雞等油炸食物是心肌梗塞「謀殺集團」的重要兇手。 回鍋壞油含有氧化油、氫化油、反式脂肪、巨量自由基與致癌物,吃進身體後,開始攻擊脆弱的心血管內皮黏膜細胞,導致硬化、鈣化與狹窄。
再加上高度職場壓力、熬夜的不良生活形態,與高鹽、香菸、酒精的持續毒害,以及心臟病與高血脂的先天基因缺陷,造成了心肌梗塞的悲劇。
油脂地雷,可能誘發憂鬱與大腦退化
高(壞)油,就是「標準美式飲食」的第2個特徵。而最壞的油,包含如下:
● 氫化油:即人工反式脂肪,存在於人造奶油(又稱乳瑪琳)、酥油(糕餅甜點通常會用)、炸油(炸雞、炸薯條、炸油條使用)。其中,乳瑪琳會引起心血管硬化、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美國早在2015年6月禁止食品使用人工反式脂肪,而台灣食藥署則於2018年7月禁止食品使用不完全氫化油。
● 氧化油:存在於炸雞排、炸臭豆腐、鹹酥雞中,具高量自由基、致癌物、反式脂肪酸,產生健康危害。
● 精製油:經過高溫高壓去除雜質與水分,標榜「純」的油,卻導致油變質,加重身體發炎反應。
責任編輯:歐陽蓉 核稿編輯:洪婉恬
延伸閱讀:
夏季潮濕又悶熱…是排濕關鍵時刻!中醫師推薦:7種「甜味食物」助健脾燥濕
●書籍簡介
終結腦疲勞!台大醫師的高效三力自癒法
作者: 張立人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9/01/30
☛台大醫師親身實證 僅找回身心健康,還瘦了15公斤!購書連結
張立人 醫師
身兼多職的「醫師上班族」,從身為上班族的「切身之痛」出發,致力推動預防醫學革命。曾接受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IFM)整合醫學訓練、牛津正念中心種子教師訓練,擅長結合功能醫學檢測、營養醫學策略與深度心理諮詢,改善大腦、皮膚與過敏症狀,積極協助職場工作者重獲身心整體健康。
他累積多年成功治療經驗,體悟在職場中不僅要能與壓力共舞,維持健康,更要積極改善體質弱點,及早開啟抗老化的生活型態,被譽為不只會「看病」、更會「看人」的仁醫。經常受邀至企業機關、各級學校演講,廣受好評。
台灣大學醫學系暨中國文學系輔系畢業,現為台大醫學院兼任講師暨主治醫師。暢銷作品包括:《大腦營養學全書》、《在工作中自我療癒》、《生活,依然美好》、《上網不上癮》等,榮獲國民健康署及文化部推薦讀物肯定。
相關資訊:請上「張立人的秘密書齋」部落格:blog.sina.com.tw/kaspar/
推薦文章
-
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會導致癌症或智商下降嗎?專家們這麼說
-
患乳癌平均年齡早了7年 醫師建議避熱感應紙改用手機載具
-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多吃變胖又傷腦,專家帶你一次搞懂
-
吃完人氣厚鬆餅堡出現頭暈、口渴 你可能有這毛病
-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