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大號太用力 肛門和尿道口雙雙開出「菊花」
一名55歲婦人長期有便祕困擾,某次上大號時疑過於用力,原本就有的痔瘡不但擠出肛門口,下體也同時劇痛出血,她就診時彎下腰、神情痛苦,內診醫師在肛門和尿道口各發現一朵「菊花」,後者還「爆菊」出血,發生罕見的「尿道黏膜脫垂」,醫師提醒中高齡族群應改變飲食習慣減少便祕,上廁所最好也「輕柔」點,以免加重痔瘡甚至尿道脫垂發作。
收治該名患者的小港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張美玉說,患者自述每次上大號都要蹲上10幾、20幾分鐘才能順利解放,某次解完便下體突然劇痛,內褲上也出現血跡,她以為陰道出血趕緊到婦產科就診,該科醫師卻請她再去找泌尿科。脫下褲子一看,出血部位是尿道口一朵「菊花狀」腫塊,還流著血,且連小便都解不出來了。
張美玉表示,因患者疼痛不堪,她看到其肛門口也同樣腫脹,開了一朵大菊花(痔瘡),研判應該是解便時腹部過於用力,腹壓增加,膀胱壓力上升,若原本尿道組織已因老化或停經等因素鬆弛,尿道黏膜就可能與下方緊緊相連的肌肉層剝離,不過此種狀況發生率很低,約3000分之1,她行醫25年僅碰過2例。
張美玉將患者尿道口的「菊花」表面局部麻醉後,以棉棒緩緩推回尿道,患者疼痛就逐漸緩解,證實並非一般腫瘤,而是「尿道黏膜脫垂」。
張美玉說,一般有便秘困擾的患者,多因糞便太硬,肛門血管壓迫下造成血塊滯留,形成內痔或外痣,且用力解便就會「脫肛」跑出肛門口,成為俗稱的「菊花」,尿道黏膜脫垂發生機率雖然相對較低,但一發生會相當疼痛,也會影響排尿,有類似症狀者應立即就醫處理,平時上廁所也要避免用力,降低「爆菊」風險。
推薦文章
-
慢病主題館【預防】半數60歲長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留意這三點可預防 降低慢性病風險
-
一直放屁正常嗎?醫曝「連環屁」背後身體警訊!好幾天沒有放屁也危險
-
高脂優格比低脂優格更能減肥?專家教每週吃「這份量」最能減少腹部脂肪
-
不吃蔬果壞處超乎想像!營養師曝3招「增加日常蔬菜攝取量」
-
營養師教七天溫和戒斷甜食「5種替代零嘴」不知不覺擺脫糖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