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危險因子 小心代謝症候群

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報導
「慢病好日子」互動沙龍講座,邀請專家進行衛教,帶領民眾了解代謝症候群的影響及預防。記者曾吉松╱攝影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去年有超過一半國人死因屬慢性疾病造成,其中糖尿病位居第五名,有1萬1450位病患死亡,年增率高達一成一。而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有半數男性、三分之一女性和四分之一兒童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蟬聯多年「亞洲胖胖國」冠軍寶座。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日前共同舉辦「慢病好日子」互動沙龍講座,邀請專家進行衛教,帶領民眾了解代謝症候群的影響及預防。也透過生活中簡單的飲食改變,簡單控制血糖,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

縮腰 控制好慢性病 當自己身體的主人

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收縮壓大於等於130,舒張壓大於等於85;HDL-C好的膽固醇太少;三酸甘油脂超過150;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00。以上五項危險因子中,若中三項,就可以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腰圍過大小心代謝症候群。圖/123RF

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若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罹患糖尿病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成為慢性病患者。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就得妥善做好體重管理,有三件事必須做好:「控制飲食、規律運動、生活習慣」。

「控制飲食是決勝點。」護理師曾文莉表示,在體重管理上,飲食控制佔了七成、規律運動則佔三成。她表示,「餐餐七分飽」是相當重要的口訣,同時,因為進食一口飯需要20分鐘後才傳輸到大腦中樞,因此「細嚼慢嚥」便能減少過量進食情形。

護理師曾文莉分享,最健康的減重建議每周減0.5公斤為目標。記者曾吉松╱攝影

現代人工作繁忙,不太有時間運動,曾文莉建議,初期開始運動的時候可以「簡單做、找個伴」,現在也推行運動531,一周五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10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運動融入生活」,像是:爬樓梯、倒垃圾等等,慢慢來、不求快,以漸進方式提高活動量、基礎代謝率。

生活作息對體重影響甚深,曾文莉說,「吃得好、睡得好,體重才會好。」睡眠時間會影響荷爾蒙分泌,若睡眠不足將減少瘦體素、增加飢餓素分泌,激素失衡造成過量進食,最終都會反應在體重上。因此每天盡量睡足七小時,保持生活作息規律,若容易被尿意中斷睡眠,就要控制睡前的飲水量。

最後,曾文莉提醒,「減重不在求快,而是持之以恆;體重控制是一輩子,絕不是一陣子。」最健康的減重,建議每周減0.5公斤為目標,1個月目標則設定在2至3公斤即可。

延伸閱讀:規律服藥、定時測血糖 最好的健康投資

代謝症候群 腰圍 體重管理 飲食控制 慢性病 減重 高血脂 高血壓 基礎代謝率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