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控糖 家人扮演要角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今年延續去年,主題為「The Family and Diabetes(家庭與糖尿病)」,強調糖尿病友做好健康自我管理,也需要家人在飲食和生活型態上的協助,使糖化血色素下降,降低併發症及死亡風險。
根據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全球每8秒就有一個家庭,因為糖尿病而失去家人;衛福部2018年統計則顯示,糖尿病排名十大死因第五位,有9374人因糖尿病而失去寶貴的性命。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40至60歲青壯年,多為家庭支柱,加上糖尿病病程較長,以病人為中心,家人與病友一同選擇適合治療方式,可幫助病友及早、即時控糖。
研究顯示,若提供照護者教育指導,病友糖化血色素可從8.9%降到7.7%;沒有接受指導的控制組的糖化血色素反而從7.8升到8.1%。糖化血色素下降1%,就能減少37%糖尿病引發併發症,降低21%的死亡風險。
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協會監事張雷鳴家有兩個糖尿病兒,他表示,家人的照顧與支持對病友非常重要,他的女兒一歲多時發現第一型糖尿病,他教導女兒如何使用注射胰島素針劑,隨時注意是否有夜間狂冒冷汗、暈眩等夜間低血糖狀況。另外,養成少油、少糖的飲食習慣,如此不需特別禁食,也能控糖。
丹麥外交部健康與生命科學參贊孔田(Kristian Teglkamp)是家醫科醫師。他表示,在丹麥家醫科醫師作為糖尿病重要守門人,他會請病人將家人帶到診間,一起教導糖尿病照護;也會了解病人所在社區是否有共照資源,例如特殊的烘焙工作坊等。
黃建寧表示,糖病患理想的血糖控制是糖化血色素小於7,但國人達標率僅40%,希望透過家庭成員的了解、支持,參與,讓我國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達標率超過50%。
推薦文章
-
咖啡會削弱胰島素、讓血糖上升?醫解釋:只有一種族群要注意
-
74歲糖尿病媽媽水果、甜食都忌口「吃水餃一習慣」讓血糖失控飆高
-
弊大於利?漱口水可能和糖尿病、高血壓、口腔癌、阿茲海默症有關?
-
神奇小蘇打能治糖尿病、高血壓、氣喘?醫詳解食品級與藥品級「碳酸氫鈉」差異
-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克服雙手變形 用畫筆詮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