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扭傷? 高中生就醫才知罹痛風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一名高中生手、腳、皮下出現小顆腫塊,檢查後竟是痛風。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余光輝表示,國內痛風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10年前,男性痛風首度發作年齡低於40歲以下者,約占全部男性患者的三成,但現在已超過一半。
一名高中生膝關節、腳踝等處紅腫熱痛,以為是打籃球拉傷、扭傷,每次發作就吃止痛藥。但兩年多來,發作頻率從一年兩、三次增至每兩個月一次,手、腳、皮下摸得到一顆顆小腫塊,就醫發現竟是痛風。醫師表示,可能因為飲食西化,加上年輕人愛喝飲料,飲料的糖分代謝成尿酸,造成年紀輕輕就痛風。
他表示,國外研究已證實,高甜度果汁、含糖飲料中的果糖,容易讓血中尿酸值升高,增加痛風機率。
余光輝說,以前多半認為痛風是過度攝取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引起,或跟家族遺傳有關,但現在門診常看到20歲以下的痛風患者,年紀小的甚至連國中就痛風,追問下發現這些年輕患者並沒有家族史。
年輕患者較容易因過量尿酸堆積、結晶,提早產生痛風石,越早罹病若沒有好好追蹤、治療,有些患者腳上的痛風石甚至大如雞蛋,根本穿不下鞋子。醫師警告,若痛風石鈣化,甚至可能造成血管阻塞,也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由於國內痛風患者估計只有三成接受正規治療,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說,痛風可經過治療控制,患者應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燕麥片加牛奶最搭?譚敦慈親授「隔夜燕麥」製作法,加「它」形成最強營養組合
-
降低負面影響 你該知道如何喝咖啡對健康更有益的8件事
-
吃對油反而能降膽固醇!醫揭「血管最愛的油」,煮飯常用這種油會增心血管負擔
-
40~70歲面臨各自的老化信號!專家揭四個時期正確的應對之道
-
子宮內膜癌手術複雜難度高 46歲女患者接受達文西手術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