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擦傷別再自己來!錯誤用藥恐潰瘍發爛
22歲小玲,日前騎機車出門打工,因天雨路滑視線差,不慎摔車。返家後,自行至藥局購買雙氧水和優碘消毒傷口,並塗抹藥膏;因擔心留下疤痕,自行貼人工皮包紮。因為節儉,小玲經過一週才換藥,沒想到傷口已潰瘍發爛,緊急就醫,經清創手術和濕性敷料兩週後才恢復。
過去,當出現急性傷口時,傳統老一輩的觀念往往是先以優碘或雙氧水清潔傷口,認為塗抹雙氧水產生的泡沫能有效殺菌,殊不知,此舉反而會破壞肉芽組織,降低皮膚再生能力,此時若再以四環黴素或紅黴素藥膏塗抹,恐又造成細菌的抗藥性,更加不利傷口癒合。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指出,有患者擔心傷口留下疤痕,會選擇貼人工皮加速傷口癒合。不過,人工皮僅適用於乾淨傷口,若出現像小玲這種大型、有深度或感染性傷口時,使用人工皮恐適得其反;而且人工皮昂貴,許多人為了省錢,會自主延長換藥時間,反使傷口潰瘍化膿,後續治療更加麻煩。
他進一步說明,錯誤的傷口照護觀念還包括:使用傳統紗布當敷料,尤其當傷口表面過度乾燥,會使表皮細胞難以生長;若傷口滲出體液,會與紗布沾黏,換藥時更容易拉扯傷口,進而產生疼痛,不但延遲傷口癒合,也易產生疤痕。
目前主流傷口照護方式是,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再用濕性敷料保持傷口濕潤,除了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組織增生、預防浸潤外,更可節省時間與金錢。
相較於過去使用乾式癒合,許多人無法判斷換藥時機,濕性敷料則可藉由觀察滲出液評估,當傷口滲出液超出敷料邊緣,則應撕除敷料,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擦乾後貼上新的敷料。
羅文鍵建議,民眾受傷時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經由評估傷口情況,衡量患者傷口癒合情形和經濟能力,選擇最合適的敷料,才能讓傷口恢復得快又漂亮,不留疤痕。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羅文鍵)
推薦文章
-
【確診日記】從眼乾口乾到肺纖維化 醫師籲:乾燥症患者應做肺功能檢查
-
下腹悶痛別輕忽!骨盆腔發炎常不自知 長期恐釀不孕
-
果園裡的生命鬥士!她對抗晚期肺癌8年,依然堅守崗位
-
女子額頭「長硬塊」竟是骨瘤!醫提醒:恐壓迫神經致頭痛
-
好市多進口澳洲甜橙農藥殘留不合格 這批近4噸陸大閘蟹用藥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