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早餐不吃且晚餐太晚?大型研究提醒當心骨折風險暴增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句話可能又添了幾分科學依據。根據近日發表於《內分泌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y)的研究,不吃早餐與過晚晚餐的飲食習慣,與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使骨骼脆弱的疾病。它會使骨骼變得比正常骨質密度更低。骨質疏鬆症患者更容易骨折。
骨鬆會使任何骨骼更容易骨折,但最常受影響的骨骼包括:
.髖部(髖部骨折)
.手腕
.脊椎(椎骨骨折)
該項研究分析了來自日本全國超過92萬名20歲以上成人的健康檢查與醫療保險理賠數據,是目前探討飲食時間與骨骼健康關聯性中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
飲食習慣影響骨折風險
研究團隊發現,相較於有規律飲食的人,經常跳過早餐的人,其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的風險上升了18%。若一個人習慣在睡前短時間內進食晚餐,風險也增加了8%。而同時具備這兩種不良飲食習慣的人,骨折風險則上升至23%。
此外,吸菸習慣也與骨折風險增加有關,每天吸菸者的骨折風險上升約11%。研究亦指出,缺乏運動、長期飲酒、以及睡眠品質差等生活習慣,也可能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研究作者表示,不良飲食習慣往往伴隨其他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久坐、抽菸與睡眠不足,這些因素可能進一步放大骨骼受損的風險。而不吃早餐者通常也攝取較少的鈣與維生素D,進一步削弱骨骼密度。
另一方面,晚餐過晚可能會打亂人體生理時鐘,影響骨骼代謝與荷爾蒙分泌,進而促進骨質流失。這也說明骨質疏鬆不僅與營養有關,更是一種生活型態疾病。
預防骨折從調整作息開始
整體而言,該項研究提醒我們,預防骨質疏鬆不能只靠補充鈣與維生素D,規律的生活作息與健康的飲食時間安排同樣重要。作者強調,未來需要更多針對早餐與晚餐時間的介入性研究,以進一步了解飲食時間對骨骼健康的長期影響。
對於想維持骨骼健康的現代人來說,或許早起吃頓營養早餐,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資料來源】
.Skipping Breakfast? Beware Broken Bones, Study Says
.Cleveland Clinic: Osteoporosis
推薦文章
-
不吃早餐容易膽結石?醫揭「1原因」勿空腹太久:千萬別超過「這時間」
-
運動、補鈣、維生素D 3招存骨本延緩13年骨折風險
-
肌肉流失無聲無息!50歲後「6種食物、2類運動」有效保持肌肉質量
-
許金川/骨鬆與肉鬆,你喜歡哪一個?
-
67歲男怨走路不穩「以為老了肌肉退化」牙醫秒破解:因為沒帶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