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越怕骨質疏鬆!中醫師教你從日常中存好骨本

文/郭大維中醫師
每次回老家有沒有感覺爸爸、媽媽頭上的白髮好像又多了一點?一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開始感受到歲月在父母身上的痕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一直是老年人要面對的健康問題,從35歲之後骨質的流失速度就會變快,漸漸造成四肢痠痛 、下肢無力 、關節痠痛和容易骨折 等等的問題,所謂預防勝於治療 ,讓我們挽起袖子幫爸爸、媽媽存骨本吧。
一、多曬太陽 ,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維生素D在身體裡是調節骨質生成的最大功臣,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適當的室外活動可以接觸到陽光即可,但不要直接曝曬在強烈的陽光下會導致曬傷和中暑。
二、適當的運動
幫爸媽留意社區活動,幫忙報名太極拳 、 五禽戲 、 氣功等等比較舒緩的運動,說不定下次回老家,爸媽就成為了武林高手。

三、飲食調整
◆ 補充鈣質的食物,如牛奶、黑芝麻、起司等等
◆ 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豆漿、白肉等等
◆減少鈣質流質要避免的習慣,如少糖少鹽、少喝咖啡和可樂、酒
◆避免混搭不適合在一起的食物,如苦瓜排骨湯,草酸和鈣形成的草酸鈣會影響體內鈣質的吸收。
介紹大家一門簡單的家常菜 - 豆腐燉魚湯 ,製作容易、好吃又補鈣,秋冬來臨天氣涼爽的同時,最適合晚上來一碗熱湯了~像我一樣不喜歡挑魚刺的人,可以選擇鱸魚,豆腐和魚的絕妙搭配不需要太多的調味料,是一道少油少鹽的健康料理,煮湯的時候加入蔥和薑 ,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
天氣逐漸變冷,可以燉一鍋熱騰騰的湯全家一起享用。
來源出處:郭大維中醫師
延伸閱讀:
30歲起就得預防骨質疏鬆症! 別只喝牛奶,骨科醫師推薦13種食物都要攝取
骨鬆診斷結果反反覆覆! 檢查時,這5點你主動詢問醫師了嗎?
推薦文章
-
【得獎名單公告】那些年,媽媽的青春歲月,老照片徵集活動
-
你喜愛吃到飽嗎?/帶媽媽吃到飽 看到她的潛力
-
每天1杯就可能得癌!醫揭「4大致癌飲品」 最後1種很多人天天喝
-
成年後親子關係【子女篇】母女探險 搭捷運逛市場
-
成年後親子關係【子女篇】寫時光筆記本 認識88歲以前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