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說這5種睡眠壞習慣 讓人睡不好還可能讓大腦加速老化
睡眠對身體和健康很重要;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最新研究指出,熬夜、失眠、打呼、睡不滿七小時和白天時昏昏欲睡都是睡不好的跡象,這些不良的睡眠習慣除了讓人睡不好,還會加速大腦年齡的老化。
這篇刊登在生物醫學期刊eBioMedicine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和中國的研究人員追蹤超過2萬7千名中老年受測者的腦部掃描和睡眠模式九年,他們發現睡眠品質最差的人,大腦平均年齡比實際年齡大上一歲。這些參與實驗的受測者在進行研究前都沒有失智症、中風或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病徵。
研究人員檢視包括熬夜、失眠等睡眠關鍵的五個面向,受測者只要有其中一項,睡眠健康分數就會扣一分,計算結果只有41%的人有健康睡眠,在滿分五分獲得滿分或四分,超過一半的受測者只有兩分或三分;每扣一分,該名受測者的大腦生理年齡和實際年齡就相差半歲。
研究結果指出,睡眠品質不佳或普通的人較有可能是老年人、男性、肥胖者、貧困者,並且患有增加心臟病或中風風險的疾病,而熬夜和打呼是對大腦年齡影響最大的兩個睡眠習慣。
大腦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巨大差距,或被估計的大腦年齡大於實際年齡,可能是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早期預警信號,會大幅增加罹患失智症等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認為發炎可能是罪魁禍首,睡眠不足可能引發發炎反應,而這反應原本是為了保護身體免受疾病和傷害,若發炎持續存在,會導致認知損傷和衰退,例如罹患阿茲海默症。
研究指出,雖然大腦隨著年齡增長老化,但睡眠習慣才是讓大腦健康惡化的元兇。
推薦文章
-
不是越早越好?研究揭這時期開始規律運動可大幅降低失智風險
-
全台突破1萬家 社區藥局不只賣藥將助力銀髮照護
-
失智人口突破 33 萬 華泰銀行基金會推公益講座助民眾掌握早期警訊
-
得過癌症比較不容易失智? 醫揭最新研究:兩者具顯著「負相關」
-
「深夜吃晚餐」未必一定不健康 營養師解釋睡前進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