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復原良好 為什麼還要吃藥?
「醫師,我現在人好好的,已經會走路,為什麼還要繼續吃藥?」「中風後,我現在恢復得很好,身體沒事,應該不用再吃藥了吧?」
前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彰基醫療合作醫院體系佑民醫院院長巫錫霖看診時,常遇到腦中風病友提出上述疑惑。這些病友不知道的是,許多研究顯示,腦中風後,醫師所開的藥,如抗血小板藥物等,就好像一道防護網可以預防中風復發。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依死亡率排序,腦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排名第四位。醫界推估,每年約有一萬七千人因腦中風導致失能,腦中風也是成年人產生障礙、失能首要原因。而腦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兩種類型,其中缺血性中風佔八成左右。
控制三高+規律用藥 減少血栓發生
巫錫霖醫師指出,初次產生腦中風的患者,第一年內,約有十分之一會出現二度中風,且二度中風的失能程度往往比第一次嚴重。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疾病患者就是腦中風高風險族群,一發生中風,往後也較易復發。中風病友想預防中風復發,就得好好控制三高。不只如此,如果是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也需要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減少血栓形成,進而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
在預防中風復發方面,目前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第一線用藥多採用阿斯匹靈,這類藥物的預防血栓效果已受醫界認可。不過有些患者用藥後會產生腸胃道不舒服症狀,也有患者用藥後產生腸胃道出血、腸胃道潰瘍。其中不少年長患者因本身有腸胃道疾病,或者因服用較多消炎止痛藥,使用阿斯匹靈後便出現解黑便、腸胃不適反應,甚至可能因腸胃道出血導致頭暈、貧血。
新型抗血小板藥物 出血機率較低
當患者服用阿斯匹靈產生腸胃道出血等副作用,醫師多半會安排胃鏡檢查,並考慮改換其他類型抗血小板藥物。研究發現,其他類的抗血小板藥物異常出血機率較低,可同時預防中風、心肌梗塞,醫師會視患者個別情況選擇適合藥物。
巫錫霖醫師也提醒,中風病友務必遵照醫囑用藥,千萬不要亂服用偏方,且要定期回診。用藥過程如果出現不舒服症狀,不可擅自停藥,建議盡快與醫師商討如何解決,這樣不只可以避免藥物副作用惡化,也能減少中風復發風險。
推薦文章
-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
冬天血壓易忽高忽低 吃鍋遵循「2少1多」、不要亂進補
-
南投草屯鎮長一睡不起疑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黃金急救時間與前兆
-
吃完人氣厚鬆餅堡出現頭暈、口渴 你可能有這毛病
-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