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整晚還是好累?專家曝「作息時間計算公式」算出理想就寢時間
許多專家建議每晚睡七到九個小時,但有些人睡滿整夜後,起床仍覺得疲憊。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紐約市的皮膚科醫生普札(Charles Puza)說,這是因為上床就寢與起床的時間不對,而透過簡單數學就可以推算自己的理想作息時間。
根據睡眠基金會(Sleep Foundation)的文章,人體的睡眠周期可分為四階段。
第一階段可持續1到7分鐘第二階段為10到25分鐘
被稱為「深層睡眠」的第三階段可持續10到40分鐘
最後的快速動眼期(REM)可以持續10到60分鐘
每周期平均時間為90分鐘,完整的六個睡眠周期為大約為7小時30分鐘,七個周期為9小時。
普札在Instagram的影片中說,
假設躺在床上入睡需要15分鐘,那麼將自己的起床時間減去7小時45分鐘或9小時15分鐘,就能算出理想的就寢時間。假設需要早上7點起床,回推時間可知需要在晚上9點45分或11點15分就寢。如果對於計算數字感到頭昏,可以使用現成的睡眠計算器。普札說,他很重視良好的睡眠,因為這是抗老化、肌肉修復、記憶力與腦部健康的關鍵因素。
至於午睡時間,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大學醫院睡眠醫學研究所長基爾肯尼(Thomas Michael Kilkenny)表示,不應該超過20到30分鐘,睡太久反而會產生睡眠慣性,醒來時感到更疲倦。尤其是從深層睡眠中醒來時,大腦很難跳轉到完全清醒的狀態。在淺層睡眠周期下醒來,較能抑制睡眠慣性。
普札表示,鎂精油滾珠(magnesium roller)與眼罩可以幫助入睡。睡覺時應該阻擋所有光源,即使是周遭的環境光也會讓人無法得到最佳睡眠。
推薦文章
-
長期被忽略的平價好食物!醫推薦3個「超級食物」低調又健康
-
【慢病主題館】訂了運動計畫卻無法持之以恆?掌握四關鍵助你養成好習慣
-
不想增加罹患失智症機率?除了酒精還要避開2類常見飲品
-
吃什麼可防止抽筋?醫:補充「1維生素和3礦物質」可從這些飲食攝取
-
31年來沒得過流感!日醫曝打疫苗以外 3個日常習慣增加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