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出軌以常人價值觀來看違反道德,發現自己精神出軌的人,往往更是感到恐慌、自責,卻又像中毒般深陷泥沼、不知該如何是好。不過其實精神出軌並不罕見,畢竟是個心理的想法,很多人都有發生過,只是他人未必知道。心煦心理治療所楊乃樺臨床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未必是自己願意的,多的是自然出現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如何妥善應對及處理。
我有精神出軌嗎?心理師:可從4點觀察
楊乃樺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和好朋友、好姊妹、好兄弟非常相似,常會讓人分不清楚,不過還是有幾點可以觀察,包括在乎對方,這種在乎甚至比其他朋友還多,想多關心對方、了解對方、多和對方相處或互動,甚至接觸等。再來,心中的優先順序會逐漸改變,例如新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或是空暇時想出遊會先找對方而非自己的另一伴。接著,也常見和自己的另一伴漸漸疏遠,甚至感到不耐煩、為了一些小事就大發脾氣、吵架等。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出軌因為對一般人而言非常考驗道德,畢竟沒有人會希望自己是渣男、渣女,在參雜著不同的情感、不好多聊的狀態下,也常見出現「掩藏」,例如無法和自己的另一伴分享這位朋友,甚至不敢讓身邊的朋友知道,又或者聊到時會感到不自在。若有上述這些情況出現,可以合理的懷疑自己是否有精神出軌的狀況。
為什麼會精神出軌? 心理師指常見4面向
「為什麼會精神出軌?」、「怎麼會這樣?」不少人在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時會驚訝地問自己。楊乃樺心理師指出主要可從4個面向觀察,包括外在吸引、內在吸引、尋求刺激、自我證明等。
外在吸引指的就是受到美色、身材、臉蛋等外表吸引,又或是權勢、家世背景等,而這點也可與性慾、虛榮心等有關,例如帶著稱頭的另一伴出席很有面子。內在吸引則指的是內含,包括因自身缺乏衍伸出的渴望,例如對方擁有原關係當中所缺乏的溫柔、良好互動、自信、多采多姿的生活等,像是經常吵架的伴侶,會經常吵架就是因為核心問題沒有解決,無解的狀態更容易感到心煩,就容易受他人的溫柔所吸引,且此情況常見原本的疙瘩不斷擴大、漸漸無法下手,進而尋求外面的溫暖。而尋求刺激,指的是有些人會對周遭平凡無奇、太安逸、太規律等感到厭倦,會想尋求新鮮感、刺激感。至於自我證明,許多自戀、自信者,會不自覺地為了證明自己魅力不減、魅力非凡,即便有另一伴、結婚了、年紀大了還是一樣有人喜愛,常會以出軌來提升信心、證明自己。而自我證明這件事,也不單是指有自信、自戀者會出現,也包括了缺乏自信者,試圖以此來證明自己其實不差。這主要的4大面向,都可以再繼續探索真正的原因出自於何。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 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自我坦承:
楊乃樺心理師表示,精神出軌雖然普遍不被接受,但理性的來看,它其實是個中性的感受和想法,並沒有不對,後續的選擇才是關鍵。就像日常不高興時,不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想法,但可以選擇做和不做。精神出軌和真的出軌就在選擇的一線之隔。而在那之前就得先對自己坦承,就像日常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承認並正視問題,當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時也是如此,這樣才會有助於評估並選擇後續的路,這些都關係著接下來如何面對、如何處理。
舉例來說,許多人會因為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感到羞愧、自責,進而不願面對,甚至安慰自己、欺騙自己「不,我沒有,這不是精神出軌。」,但卻因為壓抑反而助長這份情感得到反效果。
全面分析:
楊乃樺心理師更進一步說明,在對自己坦承後,便是做好全面的思考和評估。除了原關係的優點,也包括確認自己為什麼會精神出軌,如前述提到的尋求原關係中所沒有的、或是原關係破碎等、自己是否有何問題。例如認為關係破碎,但其實出自於自己的控制慾,控制慾即便換個對象也還在,且對還沒交往的對象並無法顯露,和新對象真的交往時就有可能出問題。若這些沒思考清楚,問題依舊存在,便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精神出軌,這也是常見為何人人常說「出軌有一就會有二」,因為問題沒有解決。
妥善選擇:
全面分析後接著是選擇方向,若是選擇新的對象,便建議和原關係好好分開,避免雙方更加受傷、甚至影響新的關係。若是選擇原關係,關鍵會在中斷精神出軌的狀態,以及修復根本問題,例如檢視感情中不斷爭吵的關鍵,尊重、友善且有效的作良好溝通,並提醒自己和精神出軌的對象盡可能保持距離等。
若發現自己精神出軌,也找不到原因、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敢或不想和另一伴說,也可以尋求心理師協助,在專業人士以中立且保密的狀態下聆聽、分析、提供建議,更有助找出背後真正的原因,幫助突破當前的困境。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推薦文章
-
2024退休力大調查/突破傳統 與「新家人」一起共老
-
天冷陰莖縮小是短期現象,但會造成勃起困難嗎?泌尿科醫師解析
-
「8種食物」過期還是可以吃!起司、麵包入列 罐頭多放2年也OK!
-
想要一夜好眠有3個充分條件 專家教你學北歐人如何簡單達成
-
如何照護老寶貝/女兒請侍親假 享受照護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