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什麼事都推給媽媽!女性憂鬱症患者比男性高出1倍

聯合報 記者劉嘉韻/報導

早在古希臘時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便指出,「精神憂鬱症」是一種有特定心理和生理徵狀的獨立疾病,「恐懼和絕望持續很長時間」是這種疾病的徵兆。

憂鬱症被稱為「心靈感冒」,從過去認為是心理因素導致的疾病,現在大家了解憂鬱症是大腦疾病,只要接受適當治療,便有可能改善,進而回歸日常生活。

時至今日,大家已接受憂鬱症成為一種普遍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1億2000萬人有憂鬱症。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以憂鬱症為主題,帶您了解目前國內憂鬱症治療現況、藥物使用及如何選擇就醫場所。

憂鬱症被稱為「心靈感冒」,從過去認為是心理因素導致的疾病,現在大家了解憂鬱症是大腦疾病,只要接受適當治療,便有可能改善,進而回歸日常生活。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平均每100人就有3人罹患憂鬱症;女性一生中發生憂鬱症機率是10%至20%,男性是5%至12%。

醫療費用 占健保總額不到1%

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05至107年憂鬱症人數逐年緩步成長,105年38萬3350人,106年39萬5573人,107年為40萬1059人。以107年因憂鬱症就醫的40萬1059人分析,國內憂鬱症就醫患者約占全台2370萬投保人數的1.7%

若以就醫人次看,去年因憂鬱症門診就醫人次為272萬8984人次,相當於每位患者一年平均因憂鬱症就醫6至7次。105年至107年健保給付憂鬱症醫療費用分別是60.46億元、64.07億元與66.15億元,以107年用於憂鬱症醫療費用66.15億元計算,僅占當年健保總額6853億元的0.96%,連不1%都不到。

女性患者 高出男性一倍

以年齡區分,憂鬱症患者以45歲至64歲女性居多,107年的憂鬱症患者中,45歲至64歲有16萬4427人,相當於每三位憂鬱症患者,就有一人是45至64歲;男女比大約1比2,也就是說,女性憂鬱症患者人數高出男性一倍。

另外,將憂鬱症依症狀及疾病嚴重度分為輕鬱症及重鬱症,107年輕鬱症患者19萬2千多人,重鬱症患者20萬8千多人。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可能因社會對憂鬱症仍存有偏見,加上不少輕鬱症患者可能認為「只是心情不好」,「過一陣子自己就會好」等,不認為需要就醫,所以輕鬱症就診人數較少。另外,健保統計以全憂鬱症患者人數計算,若當年就醫分別有輕鬱症,後來又因重鬱症就醫,就會被列入重鬱症。

荷爾蒙影響 加上世代壓力

健保署長帶路 健保署長李伯璋

女性憂鬱症患者多於男性,李伯璋認為,除了荷爾蒙、內分泌等因素,國內許多女性是神力女超人,尤其是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三明治世代」,同時面臨工作、家庭財務經濟等壓力,又要操煩家務事,也擔心孩子學業,或面臨小孩長大離家唸書的空巢期等。

李伯璋呼籲,家中孩子以及另一半,平常千萬不要把什麼事情都推給媽媽,必須要適時體諒女性對於生活付出的辛勞,不僅分擔工作,並應肯定女性為家庭的付出。

生理和心理會互相影響,有人因慢性病、重症而導致憂鬱症,也有人因憂鬱症引發其他不適或疾病。李伯璋提醒,若發現家中親友的情緒、行為出現落差,時常哀聲嘆氣,對平常感興趣的事物卻失去興趣,甚至整天關在房間不出門等,應有所警覺,協助患者求醫。

千萬不要用言語給予進一步刺激,例如「你為什麼這麼懶」、「每天苦著一張臉,就不能開心一點嗎」等,刺激性言語可能讓患者更加否定自我價值。李伯璋表示,若發現患者行為及情緒異常,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傾聽,與患者一起面對惱人的憂鬱症。

擺脫憂鬱症,他們怎麼做到的?

藝人歐陽靖、家醫科醫師林青穀,都曾被憂鬱症所困,幸運的是,在家人陪伴下,最後靠著治療與自身的復原力,走出憂鬱深谷。影片中他們分享自己如何擺脫憂鬱症糾纏,並請來專科醫師提供建議。

《藍色病毒一》無所不在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SvNEq3XvTbM

《藍色病毒二》我和我們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8bMfJeea40Q

《藍色病毒三》輔助治療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C7l3npuk3Vs

《藍色病毒四》亡羊補牢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XhOTWsTHreM

憂鬱症 荷爾蒙 慢性病 精神疾病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