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標籤 還給精神疾病病友尊嚴
思覺失調症患者是社會不定時炸彈?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表示,思覺失調症病友的樣貌並非個人的固定特質,而是複雜的社會互動後產生的烙印,「唯有理解,才能剔除標籤,還給病友身為人的尊嚴與價值」。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李麗娟表示,社會大眾經常誤認為精神病友必會帶來安全威脅,而投以異樣眼光、貼上汙名標籤,殊不知這是世上最直覺、最簡單的惡。
類似的行為會讓病友感到羞辱、不被尊重,甚至可能漸漸用這些刻板印象看待自己,開始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定自己有病、不是正常人、無法承擔壓力,漸漸地影響人際關係、社交活動、工作與家庭日常生活挫敗,對未來不抱任何期待。
精神病友若將他人貼上的汙名標籤內化,進而產生行為退縮、消極不抱希望,以及伴隨而來的社交與工作挫敗。李麗娟說,「在社會汙名與自我汙名交相作用之下,『人』的模樣漸漸變成扁平、模糊的影子,精神障礙者會漸漸忘了自己也是『人』。接著,他的社會支持漸漸薄弱,資源運用也愈來愈不足,病友與照顧者的負荷將愈來愈沉重。」
李麗娟表示,每個人都很不一樣,沒有人希望自己被當成異類,社會大眾須理解精神病友只是生病了,而生病與否並非他們所能選擇。唯有多一點同理,才能剔除標籤,還給病友身為人的尊嚴與價值。
推薦文章
-
家門口被小三放保險套和驗孕棒!43歲妻查出比丈夫外遇更揪心的真相
-
清潔工偷在2女職員水杯下「惡魔邱比特春藥」 被逮稱暗戀想看反應
-
每天吃什麼決定你有幾項慢性病 15年大型研究揭3種飲食最有益
-
老翁捐贈行天宮9戶房產訴訟未完!「2種宣告」是失智長者保護傘,再困難都要帶就醫
-
憂鬱症反覆發作可能是基因搗亂 血液檢測助精準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