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壓力大 心理師教你做對一件事轉化焦慮
放不下工作的人,不僅晚上睡不好,工作時也很容易感到焦慮恐慌。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林萃芬在其新書「鍛鍊心理肌力」中提到,這些因工作而焦慮、憂鬱者,問題不在工作量,而在心態。若能轉換想法,就能帶領自己從焦慮情境中突圍。
容易因工作而焦慮的上班族,做好工作的目的,是為獲得別人的讚賞,期望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因而會不斷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林萃芬表示,個性憂鬱者大多會時刻掛心尚未完成的工作,這類上班族通常自我要求高,如果無法達成自我要求,便會自我責備。
林萃芬表示,自我要求高的上班族,容易感到疲累,為消除疲累,就會想讓自己趕快休息睡覺,結果越努力想睡,就越睡不著。也由於放不下工作的人,對壓力的容忍性很強,往往都在心理能量耗光的狀態下,才意識到需要調整心態。
在協助上班族降低工作焦慮的過程中,林萃芬發現,有一個方法用來轉化焦慮的效果最好,就是詢問當事人,「如果有朋友遇到同樣的狀況,會如何給對方建議」?幾乎每個人都能馬上想到答案,奇妙的是,當上班族自己身陷其中時,往往無法調整想法,如果能從自身情境中跳脫出來,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就能帶領自己從焦慮性想法中脫困。
●上班族是否有「焦慮性想法」自我檢測表
• 自己是否有認同的需求,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 大部分時候都活在未來,每件事情都做最壞的打算與預期?
•誇大負面的事情,經常會感受到焦慮的情緒?
•抱持完美主義,任何一點小錯誤都代表徹底失敗?
• 擁有固執的想法,會堅持某些想法,不肯做任何調整?
上述問題,回答「是」愈多,代表愈容易陷入焦慮性想法,耗損心理能量。
推薦文章
-
台大研究:憂鬱、躁鬱症與基因有關
-
吃碳水化合物不是罪惡,「1問題」才可怕!醫師教怎麼吃才能得到健康益處
-
朋友、親情、健康?年長者最不該放棄的事,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
院長講堂/洪裕強 跨領域照護 中西醫雙管齊下
-
早起真的是有益健康又高效率?研究揭3個潛在風險:不見得適合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