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女紅斑性狼瘡發病 33次離心式血漿置换救命
新北市41歲女子「小如」14年前確診罹患全身紅斑性狼瘡,長期服藥控制,但去年因工作忙碌未規律服藥,連日發燒、嚴重貧血、腸胃道出血等,緊急轉到台北慈濟醫院,住院5個月歷經巨細胞病毒血症侵害、各器官出血衰竭等狼瘡病程,後經醫療團隊33次離心式血漿置換的搶救治療後,終於病情穩定,如今固定回診追蹤。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政宏表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細胞自我攻擊全身各器官組織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全台至少有1萬人以上罹患紅斑性狼瘡,每年新增病例約400到1600人,其中又以15歲至45歲的女性為好發族群,比例約占90%。
陳政宏表示,當時除了不斷解決出血問題,並運用類固醇等免疫製劑,抑制狼瘡的活躍,更須趕緊控制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感染問題,但免疫製劑會讓病人抵抗力下降,進而減低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治療效果,因此很難下重藥治療,只能一次次進行血漿置換。
陳政宏指出,血漿置換是將病人的血透過機器離心作用,把血球與血漿分離,再將裡面會造成發病的激素、有毒細胞激素及自體免疫抗體、免疫複合物等完全清除,隨後將他人新鮮血清與病人原始血球混和後,回送到病人體內,透過密閉系統達到血清血漿置換,控制活躍的狼瘡侵犯身體。
陳政宏提醒,只要按照醫師指示正確用藥,做好生活管理,飲食清淡、多攝取蛋白質,並避免烈日照射,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運動,預防感染就可將疾病的傷害減至最低。
推薦文章
-
超加工食品全是垃圾?美國心臟協會教5要點分辨好壞 「80.20原則」健康吃
-
得胰臟癌不是單純運氣差!研究揭一常見飲食習慣觸發沉默殺手
-
蛋白質來源影響心血管健康 醫推薦60歲後一定要吃1種食物
-
心臟病不是突然發生 你該知道從日常生活開始的4大關鍵行動
-
70歲後人生差很大?研究揭示長壽與慢性病風險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