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應重啟寄生蟲調查
台灣的寄生蟲感染人數不多,但因為近年兩岸交流頻繁,加上國外旅遊盛行,且台灣有許多外籍勞動者,都可能增加寄生蟲感染風險,學者建議台灣應該適度重新行寄生蟲調查。
台北醫學大學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主任范家堃表示,今年適逢中國大陸10年一次的寄生蟲普查,台灣已經有30至40年沒做過寄生蟲調查,應該新思考重啟普查的可能性。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大陸因為幅員遼闊,因此有做寄生蟲調查的必要;台灣衛生普及,寄生蟲感染在台灣相對較少,且大多數的寄生蟲都不是法定傳染病,也都有藥物可以醫治,罹患率相對較低,一年不超過10例。
莊人祥表示,過去有通報的案例,大多都是外籍勞工生食蝸牛引起,外籍工作者到台灣來也都會做寄生蟲檢測,因此是否進行全台寄生蟲調查,可以再找國內的寄生蟲專家進行評估。
范家堃表示,今年就協助兩個病例進行化驗,都和養寵物有關。
一例是東部某醫院通報,小朋友和寵物過分親密接觸,導致感染犬蛔蟲,醫師從患者的眼球驗出抗體,血清呈現陽性。
另一例是北部某醫院通報,老人家胸腔積水卻找不到原因,最後卻發現是狗的口腔滴蟲,小狗舔飼主最後引起飼主感染,藉由唾液跑到老人家體內造成胸腔積水。
推薦文章
-
秋季養生果物!柿子豐富維生素與膳食纖維 助攻視力與免疫力
-
第35屆醫療奉獻獎/賴力行 背著X光機翻山越嶺 行醫44年走遍原鄉
-
吃對食物能控膽固醇!營養師揭10種天然控脂食物正確吃法
-
台中爆疑似非洲豬瘟!吃到非洲豬瘟豬肉會怎樣?會傳染給人嗎?專家解答你最怕的問題
-
台中市梧棲區1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 即起全國禁止廚餘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