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主題館【腦中風】首次中風弱化症狀感受度 二次中風更難察覺、死亡率達25%
藝人李炳輝、廖峻近年都經歷過「二次中風」,相較於首次中風,兩人二次中風的症狀,有個共通點是「被他人發現」。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總神經科部主任周中興表示,中風過的患者常常難以分辨身體不適的症狀,到底是首次中風引起,還是二次中風,若沒能及時救治,二次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往往比首次中風嚴重,增加家屬照顧難度。
國內調查,10%的中風患者,一年內會二度中風。
「中風出院不等於完全恢復,必須隨時防範二次中風。」周中興表示,據一項德國調查顯示,首次中風後第一個月就有「二次中風」的風險,機率約為1.2%,一年內發生二次中風的機率約7.4%,五年內為19.4%;據國內的調查,則是有10%的中風患者,一年內會二度中風,一旦發作,殘障程度都比第一次嚴重,死亡率高達4分之1。
周中興解釋,首次中風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手腳無力」、「疲憊」,也因為無力多動導致陷入更無力的循環;當二次中風發生時,身體反應也同樣是無力感,讓患者無法察覺而輕忽症狀,通常二次中風都是親友或是醫師觀察到,才即時被發現。
無論是第一次中風或是二次中風,家中有中風患者,對於家庭的照顧負擔極大。周中興說,其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
中風的高危險因子中,除了三高,還有被稱為中風隱形殺手的「心房顫動」。全台人口約1%有心房顫動,因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致死率更高,據調查,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一年內死亡率約有50%。周中興表示,心房顫動可能是持續性、也可能是陣發性偶然發生,心律不整使得心房收縮異常,血流不順容易凝結成血塊,阻塞腦血管,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心房顫動患者、有家族史者,務必追蹤治療。
周中興表示,具有心房顫動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追蹤檢查,確認心血管健康。若已確診為心房顫動患者,醫師大多會採取「預防」的概念,讓患者定期服用抗凝血劑,避免中風發生。至於已經中風但沒有確診心房顫動者,則要隨時注意心房顫動的症狀。
他解釋,心房顫動發生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秒或是幾分鐘,一般監測難以準確抓到,即使是24小時心電圖,也不一定能確認,也可能首次中風時就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但未能及時抓到訊號,並未被判定是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
他呼籲,已中風過的患者,平時必須多留意是否有心悸或頭暈症狀,必要時,可以做長時間的心電圖紀錄檢查,避免二次中風發生。
周中興強調,不管是首次中風或是二次中風都有機會預防,最怕患者輕忽,有些患者首次中風的後遺症不嚴重,開始隨意停藥、不回診、不運動,甚至拾回過往的不良習慣,如抽菸、高熱量飲食等。他呼籲,預防二次中風應該要遵守「三不原則」:不抽菸、不油膩、不停藥。
【慢病好日子】
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
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
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推薦文章
-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
75歲糖尿病嬤腳趾發黑險截肢 細胞治療重塑壞死組織
-
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都不同 醫建議血壓藥應在這時段前投藥
-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
咖哩是抗發炎好物、辣椒可緩喉嚨痛?感冒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