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白挨一刀!LDCT篩檢後的肺結節何時該切?醫師揭「過度治療」真相與4大判斷準則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記者許凱婷/台北報導
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趙盈凱直言:「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高靈敏度能找出早期肺癌,和發現大量肺結節。事實上,幾乎每兩個人篩檢就有一人有結節,但其中超過95%都是良性。」此為LDCT肺癌篩檢示意圖。圖/本報資料庫

「我的報告寫有肺結節,是不是得了肺癌?要不要馬上開刀?」這幾乎是現代的胸腔外科門診每天上演的場景。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趙盈凱直言:「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高靈敏度能找出早期肺癌,和發現大量肺結節。事實上,幾乎每兩個人篩檢就有一人有結節,但其中超過95%都是良性。」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台灣自推動LDCT肺癌公費篩檢計畫以來,肺癌早期發現率大幅提升。趙盈凱表示,3年內已揪出2,506名確診者,其中早期個案比例高達八成,大幅提升肺癌存活率。然而,這項救命篩檢也衍生出前所未有的「肺結節焦慮」現象。

LDCT雙面刃,早期診斷致偽陽性困境

「這幾乎是每日門診的常態。」趙盈凱在podcast訪談中表示,LDCT如同一把雙面刃,其高靈敏度雖能有效偵測早期肺癌,但也導致大量良性結節被發現,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他解釋:「根據臨床數據,LDCT篩檢發現的肺結節中,超過95%均為良性病灶。民眾首要建立的正確觀念是,發現肺結節並非等同肺癌診斷,而應學習與結節和平共存。」

最令患者困擾的,莫過於面對不同醫師時可能獲得相悖的醫療建議。曾有病患前後諮詢七位醫師,得到從「立即手術」到「定期追蹤」不等的意見,反而加劇心理負擔。

趙盈凱表示,現代醫學對肺結節的處置已發展出精準的評估系統,主要依據結節尺寸、形態特徵、影像動態變化和患者的風險指數四大面向進行判斷,他強調:「除非結節尺寸較大或形態高度可疑,初次發現的肺結節,通常建議採取定期追蹤策略,觀察其自然病程發展,而不用過份緊張。」

過度診斷挑戰,醫界積極應對

隨著LDCT篩檢普及,「過度開刀」的疑慮更逐漸浮現。趙盈凱坦言,此為全球推行肺癌篩檢國家共同面臨的難題,他表示:「過度治療問題可從兩個層面探討:一是術後病理證實為良性病變;二是雖屬惡性腫瘤,但為進展緩慢的惰性癌,可能終生不產生臨床危害。但目前並未出現過度開刀的疑慮。」

而為了提升醫療品質,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定期舉辦多專科團隊討論會,透過病例審查與標準化流程建立,致力降低非必要手術比例。同時借鏡國際經驗,發展更精準的風險分層工具,辨識真正需要介入的高風險族群。趙盈凱更希望能夠出現像肺小結節的多專科討論團隊,未來可以知道哪些腫瘤並不是需要「馬上」處理的,可以等到有變化再處理。

突破性觀念:手術非治療終點 輔助治療成關鍵

趙盈凱指出,面對隨之而來的肺結節焦慮,需要透過醫病溝通與正確衛教建立共識,民眾應建立正確認知,理解大多數肺結節為良性,無需過度焦慮。記者林伯東/攝影

趙盈凱表示,臨床上常見患者困惑:「明明手術很成功,為何仍在短期內復發?」他解釋:「手術僅能處理局部病灶,但某些癌細胞可能在術前就已透過循環系統進行『微轉移』,這些潛伏的細胞成為日後復發的原因。」更表示,即使完整切除的第IB期肺癌,仍有20至30%的復發風險;第II期至IIIA期患者風險更高。因此,術後輔助治療已成為現代肺癌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環。

他強調,「手術後詳盡的病理報告討論至關重要。根據腫瘤的基因特徵,我們能制定高度個人化的輔助治療方案。」例如,佔亞洲肺癌半數以上的EGFR基因突變患者,術後可考慮標靶治療作為輔助策略;ALK融合基因陽性患者則有相對應的治療選擇;而腫瘤免疫表現量高的族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展現良好療效。並補充,「這些術後輔助治療是預防復發的重要關鍵,能顯著提升長期存活率。」

建立正確篩檢觀念,醫病共享決策

面對隨之而來的肺結節焦慮,需要透過醫病溝通與正確衛教建立共識。趙盈凱理語重心長地提醒,民眾應建立正確認知,理解大多數肺結節為良性,無需過度焦慮。其次,遵循醫囑進行規律追蹤,許多結節會隨時間自然消退或保持穩定;第三,選擇固定醫療機構與醫師進行長期追蹤,有利於比較細微變化。他更指出,「如果首次檢查,醫師即提出需要動手術,建議尋求第二意見諮詢。」而針對高度疑似的結節,建議初期可安排3至6個月的短間隔追蹤;若表現穩定,將逐步延長至1至2年,具體計畫應由專業醫師根據個案情況量身訂製。

趙盈凱小檔案

現職:

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副部長

林口長庚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系主任兼胸腔外科主任

經歷:

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外科總醫師 

日本東京國立癌症中心胸腔外科研究員(進修)

學歷: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長庚大學醫學士

Podcast工作人員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蔡怡真

主持人:許凱婷

音訊剪輯:大河音樂工作室

腳本撰寫:許凱婷

音訊錄製:大河音樂工作室

特別感謝:林口長庚醫院

肺癌篩檢 輔助治療 肺結節 手術 高風險族群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