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
「你的笑容有多燦爛,就讓我們有多心痛…」巨星Coco李玟離世,藝人悼念字句道出了親友撕心裂肺。時間無法沖淡一切,若精神疾病患者缺乏病識感,任誰也難伸出援手,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說,較熟悉的憂鬱、躁鬱、思覺失調,已有口服藥物或長效針劑穩定病情,不過,他更建議將心理疾病列入國高中課綱,透過教育去理解這項疾病,也一舉將負面標籤撕下。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遺傳、壓力、大腦生病⋯注意!躁鬱症自殺率更高
精神疾病主要有兩大範圍,蔡長哲說明,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酒癮、藥癮等,都屬於精神官能症,而躁鬱症、思覺失調則是精神病,會有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異常,思覺失調患者常見幻聽、幻視,若沒有即時治療,認知功能、抽象和邏輯能力越發下降演變成慢性病。而躁鬱症又有躁期、鬱期,使情緒起伏波動大,自殺率高達憂鬱症的四倍。
他指出,躁鬱症和思覺失調在台灣盛行率大約為1%左右;男女比例,思覺失調為1比1,好發年紀落在青少年階段,躁鬱症則是女性多於男性為3比2,好發年齡層除了在青年,30到40歲也可能是另一個階段。「像是剛畢業到外地就業、出國留學、組織家庭等人生轉換,由於處理壓力能力較常人弱,每一項壓力事件皆有可能成觸發疾病的因子。」
誘發精神病的危險因子種類眾多,遺傳佔了部分,如果父母其中一方為思覺失調患者,孩子罹病風險為12%,如果是雙親皆為患者,風險就會增加到40%。同樣地,父母一方為躁鬱症,孩子罹病風險為12%到15%,雙方皆為患者,機率會到50%。「其實不只有遺傳,與大腦、體內激素等生理構造息息相關。」蔡長哲說。
新藥問世治療選擇多 固定睡眠避免精神病復發
「大腦和肝、腎、心一樣都是器官,所以也會生病。」蔡長哲說,精神疾病前來看診治療,都能獲得控制,藥物治療為其中選項,1950年代法國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後續衍伸出不同劑型,雖然曾有患者認為口服藥有嗜睡、身體不適等副作用,不過,目前藥物進展到第二代、第三代,以及近期上市的長效針劑,讓患者能穩定持續服藥。
特別是長效針劑問世,破解了病人擅長的「隔空棄藥」。蔡長哲說,精神病患者總認為自己沒有生病,當然不願意配合吃藥,臨床上,即使醫護人員將藥物送到患者手中,親眼看著配水吞下去,誰知道患者的魔術把戲,不是瞬間將藥丟到垃圾桶,就是藏在口腔軟顎內再吐掉。
他說,長效針劑推出後,醫護人員親自注射,而患者也感受到用藥前後差異,自然會定期回診打針,通常針劑要連續施打四到五個月,血液中才能維持藥物濃度。同時也提醒患者,失眠是精神病前導症狀,就算穩定用藥,如果睡不好相關症狀依舊會復發,所以要避免咖啡因攝取,並維持固定睡眠時間,避免精神混亂。
鄰居、里長也能申請!社區優化助患者就醫
靈丹妙藥難敵患者本身缺乏病識感或拒絕就醫,現行對於會影響社區鄰里的精神病患者,政府推出「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蔡長哲說,不管是鄰居、里長或病患家屬,只要一有狀況便能申請,轄區內的公衛護理師會到疑似個案家中診斷,確診後會依患者意願提供藥物選擇;若出現棘手的傷人或自傷行為,則會請警察、消防強制送醫急診。
此外,衛福部草屯療養院也設有24小時的「精神醫療緊急處置專線中心(Call Center)」,警消接獲報案的當下,周遭醫療院所沒有精神鑑定的醫療人員,就能致電該專線,由醫療人員在電話中依照情況量表評估,不過,最後送醫與否,決定權會在第一線的警消。
蔡長哲分享在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任職時,曾碰過一位患病的奶奶在後花園焚燒物品,由於鄰里擔心釀成火燒山,於是里長通報警消和他到場協助,抵達現場,經過研判確實患有精神疾病,不料,這位奶奶突拿起長棍亂揮,試圖攻擊在場人員,所幸警消經驗十足,將毛毯裹在阿婆身上強制送醫。
回歸社區,一直是精神疾病患者控制良好後的目標,蔡長哲說,患者長期治療下其實和一般民眾無異,去機構化、朝向社區醫療邁進是國際趨勢,台灣近年也設立工作坊、康復之家、同儕支援訓練等。醫療和在地民間組織合作,織起接住患者的網。
落實基礎教育 從小撕下精神病負面標籤
影視作品對於精神疾病深刻描繪,引發眾人省思,看似緩緩撕下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標籤,實則仍黏有殘膠。蔡長哲說,近年診間碰到一位18歲高三生,罹患重度憂鬱,雖然有病識感,但形容隨時想從學校頂樓跳下,由於患者未成年必須得告知家人,然而,學生卻緩緩地說,父母一定會阻止自己來看精神科,最後是學校老師出面找來家長陪同看診。
「這孩子的爸媽頂多才40多歲!」蔡長哲訝異,反映出的是社會仍對精神疾病的不理解,這讓他有感教育重要性。「認識精神疾病應該列入國高中課綱。」他強調,國高中介於罹病的好發年紀,從小教育能夠體察自己的心理狀況,進而除去標籤,這就和感冒生病,看醫生就會好。
蔡長哲小檔案
學歷: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畢業
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現職: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內湖身心精神科診所醫師
經歷:
台中美德醫院院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務長
Podcast工作人員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邱書昱
音訊剪輯:高啟書
腳本撰寫:邱書昱
音訊錄製:張羽萱
特別感謝:台灣精神醫學會
推薦文章
-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
75歲糖尿病嬤腳趾發黑險截肢 細胞治療重塑壞死組織
-
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都不同 醫建議血壓藥應在這時段前投藥
-
咖哩是抗發炎好物、辣椒可緩喉嚨痛?感冒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整理
-
服用感冒藥後突頭痛、視力模糊 醫揭秋冬這疾病患者暴增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