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在自宅熟悉的家」其實很危險!專家籲及早做晚年居所規劃
許多長者退休後居住在自有住宅,然而,大多數房子卻沒有無障礙或是考量老人家行動的設計,造成摔倒等事故風險增加,日本老年居家照護專家吉田肇就在著作中提醒大家正視這個問題,又該採取哪些措施。
家庭事故死亡率竟是交通事故的4.5倍
許多人很難去意識到,長年以來熟悉的家其實潛藏致命風險。
根據吉田肇研究,有超過80%的65歲以上老年人居住在自有住宅,但其中一半的住宅並未考慮到無障礙設計,被認為是老年人在家發生大大小小跌倒事故的主因。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資料,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3,573人,因家庭事故死亡的人數卻高達1,6050人,約是前者的4.5倍!
除了跌倒意外,老年人在家中常見的意外事故還包括「因溫度驟變導致血壓劇烈波動」,許多房屋隔熱性能差,溫控設備也不完善,尤其是在浴室洗完澡後暈倒受傷或猝死的案例時有所聞。
老年後應該搬家?還是繼續住下去?
1.繼續住在原有房屋
許多長輩因為身體還健康,覺得不想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繼續住在現有住宅,等需要照護的時候再說就好。
但是,這將導致最終往往是由家人而非個人做出選擇,當你跟家人都沒有為居家護理做好準備,當有狀況發生時,家裡的環境、經濟與人力如果都沒辦法應付,整個家庭會相當慌亂與辛苦。
2.儘早翻新住宅
提前翻新房屋無非是為了未來可能需要護理的狀況做準備,如果你不想去安養機構,希望在家安享晚年,那麼不妨儘早與家人討論翻修房屋,需要考慮優化的事項包括:溫度控制、動線的便利性、照明與視覺輔助、廁所和浴室使用的安全性、主要道路無障礙通行、日常設施更新與緊急呼叫系統等等。
3.儘早搬家
趁著健康的時候搬家也是一個選項,在需要照護之前儘早搬到老年住宅、獨立療養院或是子女家附近,在選擇新居時,應考慮到生活的便利性以及社區地方支持,盡量考慮公共交通便利、購物方便和鄰近醫療護理設施的區域。
吉田肇在書中強調「早期規劃與溝通」的重要性,家庭成員應該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時候就開始討論未來的居住選擇,如果長輩對這類話題避而不談或是產生情緒,也可以請房地產經紀人、社會工作者或是老年照護專家介入。透過事先對話充分了解彼此的需求,制定出適合的搬家或住宅改造規劃,確保家人都能參與到決策過程,藉此降低可能的衝突或誤解。
推薦文章
-
晚期肺癌也能唱出生命力 7旬翁穩定治療三年 健身唱歌樣樣行
-
連擁抱孩子都「痛徹心扉」!飽受GPP之苦的她,仍勇敢找尋解方
-
晚吃早餐可能危害健康 研究揭這些人更容易延後用餐時間
-
冬天洗澡這樣做最傷皮膚!醫揭「3大地雷」你可能天天都在犯
-
急診醫恐更快流向醫美? 修法增列手術資格 基層憂加劇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