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成效佳 縮短照護天數、比住院少3天

聯合報元氣周報 本報訊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與會專家(左起),高雄

80歲具有多重慢性病的李奶奶外出旅遊回到彰化後,發現右腳紅腫熱痛,疑似有皮下膿傷,就醫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接著放置引流管、住院注射抗生素治療,出院幾天後又因傷口感染掛急診,但這次她不想住院,因此醫療團隊啟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下稱試辦計畫),經過8天治療,病況終於好轉,真正落實「在家住院」的可行性。

超高齡社會來臨,健保署推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台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超英趕美,預估2039年65歲以上高齡人口佔比突破三成,2022年所占醫療費用也已超過四成,而居家或機構病人多因感染住院。因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下稱健保署)今年7月推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讓因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而需要住院治療的居家個案、照護機構住民或失能不便外出就醫患者,可以選擇留在家裡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治療,減少往返醫院照護負擔,降低住院交叉感染風險,打造健康台灣新醫療模式。

為了解實際參與者的執行現況,健保署日前舉辦「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們就照護現況挑戰,提出第一線實務經驗及建議,並討論如何應用智慧醫療,提升照護品質與效率,吸引全台各地200多名專業人士共同與會,一同關注未來重要政策方向。

出席論壇的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表示,約30年前,他在日本撰寫碩士論文調查發現,當有重症、安寧醫療需求時,超過七成民眾選擇到醫院就醫,但若醫療團隊可居家訪視,約八成選擇在宅醫療;在宅急症照護不僅符合民眾需求,也是健康台灣願景裡,醫療與長照結合的重要政策。

試辦計畫5成尿路感染,九成都能在宅完成治療。

「在家住院的好處,是不受醫院對病人的規範,生活品質好很多,想幾點吃飯就吃飯,想睡晚一點就晚起。」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截至8月底,試辦計畫共收案255人,以75歲以上高齡且完全依賴(巴氏量表<20分)的長者為主,尿路感染佔52%、肺炎30%、軟組織感染18%,平均一周內結案,比起過往住院至少10天起跳,縮短照護天數,且九成都能在宅完成治療,僅一成需透過綠色通道轉急診或住院。

實際上,若患者被收進試辦計畫,照護小組將透過遠距醫療、遠距監測、居家訪視,提供感染急症照護,形成居家照護鐵三角模式,截至目前執行成效良好,明年預計擴大辦理。

石崇良表示,論壇主要是蒐集第一線執行團隊遭遇的困難與障礙,作為擴大辦理的參考,明年預算應會超過今年編列的3.5億,且將增加收案範圍,涵蓋居家安寧個案,如給予癌末病患感染、惡性體質、營養、疼痛等照顧,預計約有2至3萬接受安寧照護的民眾受益。

試辦計畫也盼強化長照轉銜,目前長照個案約18.6萬人,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個案為8.5萬人,兩者落差大,將建立居家醫療與長照資訊整合平台,讓長照及醫療可以與在家照顧更緊密連結。

鼓勵醫療院所加入,提多種獎勵方案。

為鼓勵更多醫療團隊加入,試辦計畫推行多元給付方式,如每日護理費、醫療費等論日支付,緊急訪視、其他醫事人員訪視等按次給付;若病人提早完治結案或照護期間未有緊急訪視,省下的費用八成將回饋給醫療團隊。

現在全國共160個團隊、692家院所及3571位醫事人員加入,其中71家院所已收案,地區醫院及診所收案人次占率分別為32%、28%。石崇良說,將研議針對較辛苦的假日訪視,給予護理費加成,加成費用會再討論與精算。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製表/元氣周報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廣告

健保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