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癌症論壇/手術搭配機械手臂 吳青峰:單孔微創縮短復原期

聯合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外科副教授、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青峰。記者余承翰/攝影

手術科技日新月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外科副教授、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青峰說,肺癌手術已有機會藉單孔微創手術,搭配機械手臂平台,提升精準度,並縮小傷口,病患的康復期也大為縮短,有些病患術後12小時即可下床走路,且從第一期到第四期病患,都有機會手術治療。

以胸腔鏡、內視鏡手術來說,主要利用鑰匙孔般小傷口,加上用細長、靈巧的器械取代傳統大傷口手術,從最初的四孔、三孔進展至單孔,傷口愈來愈小,以第三、第四期病患為例,當透過其他治療方式讓腫瘤縮小,或需後續治療,藉由單孔微創手術,便能讓復原期縮短,且較能及早掌握治療時機,避免癌細胞趁隙蔓延。

事實上,單孔微創手術傷口較小,術後疼痛也較輕微,復原較迅速。不過,內視鏡器械自由度較不足,加上二維視野,協調性易受影響,當主刀醫師因體力不濟等因素出現手抖、疲勞,手術精準度、穩定度也易受干擾,若搭配機械手臂平台,病人的手術品質也可提升,吳青峰也期待更多病患受惠,及早減少肺癌威脅。

責任編輯 吳依凡

微創手術 傷口 治療 外科 內視鏡

推薦文章

>